海洋牧场详细资料大全
“海洋牧场”是指在一定海域内,采用规模化渔业设施和系统化管理体制,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将人工放流的经济海洋生物聚集起来,像在陆地放牧牛羊一样,对鱼、虾、贝、藻等海洋资源进行有计画和有目的的海上放养。
基本介绍 中文名 :海洋牧场 外文名 4.3.1 项目产品/服务竞争优势:Marine Ranching 海洋牧场的涵义,海洋牧场建设环节与过程,分类,海洋牧场的目的,国内外海洋牧场建设, 海洋牧场的涵义 关于海洋牧场的概念,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目前学界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 一般意义上,海洋牧场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海域里,为了有计画地培育和管理渔业资源而设定的人工渔场。首先营造一个适合海洋生物生长与繁殖的生境,并进行水生生物放流(养) ,再由所吸引来的生物与人工放养的生物一起形工渔场,依靠一整套系统化的渔业设施和管理体制,将各种海洋生物聚集在一起,如赶着成群的牛羊在广阔的草原上放牧那样,建立可以人工控制的海洋牧场,其主要目的是确保作为渔业生产基础的水产资源的稳定和持续增长。 海洋牧场建设环节与过程 根据上已有的经验与相关研究,海洋牧场建设内容可以归纳为5个主要环节与过程: 一、生境建设,具体包括对环境的调控与改造工程以及对生境的修复与改善工程。主要是通过投放人工鱼礁、改造滩涂等措施为鱼群提供良好的生长、繁殖和索饵的环境。 二、目标生物的培育和驯化,采取人工育苗和天然育苗相结合,扩大种苗培育数量,通过生物工程提高种苗的质量,建立种苗驯养场,从采卵、孵化直至育成幼体,实现规模繁殖、化选择、习性驯化和计画放养。 三、监测能力建设,包括对生态环境质量的监测和对生物资源监测。 四、管理能力建设,包括海洋牧场管理体系建设和管理政策研究等。 五、配套技术建设, 包括工程技术、鱼类选种培育技术、环境改善修复技术和渔业资源管理技术。 分类 依据海洋牧场的功能,可将海洋牧场划分为五种主要类型: ①渔业增养殖型海洋牧场。目前最常见的海洋牧场类型,一般建在近海沿岸。渔业增养殖型海洋牧场产出多以海参、鲍鱼、海胆、梭子蟹等海珍品为主。 ②生态修复型海洋牧场。这一类海洋牧场以鱼类产出为主。生态修复型海洋牧场属于目前海洋牧场受鼓励的发展方向。我国北方地区往往以近海中小型生态修复海洋牧场为主,南方地区以外海大中型生态修复海洋牧场较多。 ③休闲观光型海洋牧场。随着休闲渔业的兴起而出现,多嵌在其他类型海洋牧场之中,是海洋牧场管理开发的一项新兴产业。 ④种质保护型海洋牧场。多由科研机构或大型渔业公司投资,以近海沿岸海珍品、鱼类的资源养护为主要功能。 ⑤综合型海洋牧场。我国在建的牧场多以综合性海洋牧场为主,一般兼顾一项或多项功能,最常见的是在渔业增养殖型海洋牧场开发休闲垂钓功能,在生态修复型海洋牧场中开发休闲观光功能和鱼类增养殖功能等。 海洋牧场的目的 随着捕捞强度逐渐增加,海洋污染范围不断扩大,我国海洋渔业资源的衰退现象日益,海水养殖业作为对海洋捕捞的补充,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海水养殖带来的环境、病害及质量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渔业发展中的资源与环境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海洋水产养殖业乃至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致力于海洋牧场的研究、开发和套用已成为主要海洋的战略选择,也是世界已开发渔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之一,值得我国密切关注、研究。我国资深院士曾呈奎先生在上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海洋农牧化”的构想。 开展海洋牧场建设,其一是为了提高某些经济品种的产量或整个海域的鱼类产量,以确保水产资源稳定和持续的增长。其二是在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重点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生态渔业。 国内外海洋牧场建设 日本海洋牧场发展概况 基本情况 海洋牧场的构想最早即由日本在1971年提出,1973年,日本又在冲绳海洋博览会上提出:为了人类的生存,在人类的管理下,谋求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协调发展。1978年~1987年日本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栽培渔业”计画,并建成了世界上个海洋牧场——日本黑潮牧场。日本水产厅还制订了“栽培渔业”长远发展规划,其核心是利用现代生物工程和电子学等先进技术,在近海建立“海洋牧场”,通过人工增殖放流(养)和吸引自然鱼群,使得鱼群在海洋中也能像草原里的羊群那样,随时处于可管理状态。 19年,日本 栽培渔业的预算达到48.6亿日元,放流的渔业品种达94种,放流规模百万尾以上的种类超过30种。仅每年投到人工鱼礁的资金就达589亿日元(折合42亿元), 和县 、市町村各负责50%。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日本沿岸20%的海床已建工鱼礁区,2003年北海道地区秋季哈鱼的捕捞量猛增到5500吨。 管理和实施情况 1963年,日本专门成立了栽培渔业协会,负责管理和发展栽培渔业。2003年,日本对水产机构进行改革,基于提高研究和开发的效率,确保研发体制连贯的考虑,将栽培渔业协会并入日本水产综合水产研究中心,由日本水产综合水产研究中心全面接管此项工作。该中心设有栽培管理课和遍布全国沿海多达16个栽培渔业中心,专司栽培渔业项目管理和栽培渔业技术的研究、评价和实施工作。此后,该中心对单位内部的栽培渔业进行了体制和机制整合与改革,进一步理顺了和地方 、自治团体的关系,加强了与都道府县等各级 的联合,并对项目实施情况和工作计画进行了重新评估,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栽培渔业的普及,落实。 韩国海洋牧场发展概况 基本情况 1994年~1996年进行了海洋牧场建设的可行性研究,并于1998年开始实施“ 海洋牧场计画”,该计画试图通过海洋水产资源补充,形成( 制造) 牧场,通过牧场的利用和管理,实现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增长和利用极大化。该项目计画分别在韩国的东海(日本海)、韩国南部海域(对马海峡) 和黄海建立几个大型海洋牧场基地,有针对性地开展特有优势品种的培育, 在形成系统的技术体系后,逐步推广到韩国的各沿岸海域。1998年,韩国首先开始建设核心区面积约20km的海洋牧场。经过努力经营,2007年6月竣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统营牧场取得初步成功后正推进建设其他4个海洋牧场,并将在统营牧场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套用到了其它海洋牧场。 管理、建设和运行模式 建设之初由韩国海洋研究院具体负责主持实施,但由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有关人员无故推托任务、浪费科研经费,受到韩国,2007年,海洋水产部决定将该项目移交给韩国国立水产科学院管理。韩国国立水产科学院在项目执行中发挥管理监督、签订契约、总体关系协调、具体课题研究、品行表现评价等和中坚作用,该院成立了海洋牧场管理与发展中心,具体负责该项目的实施工作。 建设过程及核心技术。 以已建成的统营海洋牧场为例,建设过程分三个阶段:一是成立基金会和管理委员会,明确管理机构、研究机构、实施机构等。二是增殖放流资源,建设海洋牧场。三是后期管理和建设结果的分析评估。其中科研和技术开发工作主要围绕区域地理和生态特征展开,重点研究了:生态学特性与建设模式设定、生境的改善、鱼类增殖、海洋农牧化使用和管理四个方面,其核心技术体系包括四个方面:海岸工程及人工鱼礁技术,鱼类选种、繁殖及培育技术,环境改善和生境修复技术,海洋牧场的管理经营技术。其他如放流(1)工厂化养殖技术、放流效果评价、人工鱼礁投放效果评价、牧场运行和监测技术、设施管理、牧场的经济效益评价、牧场建成后的管理、维护和使用模式研究等也很重要。 效果评价 以已建成的统营海洋牧场为例,一是该海区渔业资源量大幅增长,已达900多吨,比项目初期增长了约8倍。尤其在建设海洋牧场之前资源量已经减少到近乎绝迹的平纳,目前资源量已达到100多吨,大大超过了预期目标。二是当地渔民收入不断增加,已从1998年的2160万韩元(约合18万元)提高到2006年的2731万韩元(约合23万元),增长率达26% 。值得一提的是,水生生态系统保护研究是海洋牧场研究中容易忽视的一环,项目实施工程中,可能会因为盲目追求某一鱼类品种种群数量的增长而破坏区域水生生态,造成难以挽回的影响。据笔者了解,韩国统营牧场在建设过程中,就因为过度放流和增殖某种鱼类而破坏了区域水域生态,修复尚待时日,教训值得吸取。 美国: 1968年提出建设海洋牧场计画,1972年付诸实施,1974年在加利福尼亚海域利用自然苗床,培育巨藻,取得效益。 的海洋牧场建设 我国海洋牧场建设的构想最早由曾呈奎院士于1970年代提出,即在我国近岸海域实施“海洋农牧化”。1979年,广西水产厅在北部湾投放了我国个混凝土制的人工鱼礁,拉开了海洋牧场建设的序幕。从1981年至1988年,我国其他沿海8个省市分别投放了大量的人工鱼礁,体积总计20多万立方米,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进入21世纪以来,沿海各省市充分利用海洋资源,积极进行人工鱼礁和藻场建设,大力发展海洋牧场。 近几年,、、每年都安排资金在全国沿海地区开展海洋牧场区建设。辽宁省是我国最早建设海洋牧场的沿海省份,大连的獐子岛已成为现阶段我国的海洋牧场,为其他地区海洋牧场的建设起到了带动作用。山东省自2005年起开始实施《山东省渔业资源修复规划》,在全省沿海大范围开展海洋牧场和人工鱼礁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连云港海州湾、厦门五缘湾、珠海万山群岛、海南三亚等地也已启动建设不同规模的海洋牧场。浙江舟山市的白沙、马鞍列岛两个海洋牧场项目已进入建设实施阶段。 从总体上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辽宁、山东、浙江、广东等沿海省份,海洋牧场已经实现规模化产出。但是,我国海洋牧场建设总体上仍处在人工鱼礁建设和增殖放流的初级阶段。
水产养殖设备主要有哪些?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以工厂化养殖、网箱养殖、人工渔礁为代表的设施渔业发展迅速,目前国内已形成了一个因地制宜、多种模式并举、立体开发应用的海水养殖新局面。随着设施化水产养殖的兴起,各种新的装备仪器不断出现,其种类、型号繁多,用途各异,展现了设施水产养殖的美好前景。养鱼必备的养殖设备主要有:增氧设备、投饲设备、排灌设备、清塘设备、水质净化设备、水质检测仪器、温调控设备、水产育苗设备、捕鱼设备、鱼运输设备、防疫消毒设备.6.5 项目土建工程造价
一、增氧设备
增氧设备是设施水产养殖的必备设备。其种类很多,主要有微孔曝气增氧、叶轮增氧机、水车式增氧机、充气式增氧机、射流式增氧机、喷水式增氧机等。增氧设备主要用途是增加水中的溶氧量,通过搅拌水体、促进水体上下循环,达到增氧曝气和改善水质的作用。
二、投饲设备
投饲机以投料形式命名的有离心式投饲机、风送式投饲机和下落式投饲机;以供料方式命名的投饲机有振动式投饲机、翻板式投饲机、螺旋式投饲机等。投饲机可以定时、定次、定量、定点、均匀自动投饲,具有省工省时,减少饲料浪费,保护水环境等特点。
三、排灌设备
在设施水产养殖中的排灌设备主要是水泵,有离心水泵、潜水泵、轴流泵、混流泵、深井泵等。水泵的用途是输送流体,在水产养殖中主要是向池塘注水和排水,保证鱼类各生长阶段的不同水位要求;注人河水或深井水调节水温;注入新水,增加水中溶氧量,提高池水透明度,加强池水光合作用,提高池塘初级生产力。抽排池塘多余和老化水体,调节水质、盐度和pH值,给鱼类一个适宜的水体生存环境。
四、清塘设备
在需要晒干的池塘,为了提高清塘的工作效率主要选用工程机械,如推土机、挖掘机、移运机等。在潮湿的带水池塘的清淤主要使用清淤机械,常用的清淤机械有两栖式清淤机、牵引式清微机、水力高压清洗机、挖塘机组和水下清泥机等,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将鱼塘的淤泥进行分切、收集、提取、输送到特定的地方。
五、水质净化设备
在设施水产养殖中,水质净化主要采用生物滤池、活性滤池和水质净化机械,如生物转盘、活性碳水过滤装置、耕水机和臭氧消毒增氧机等。水质净化设备可净化和处理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有害物质。
六、水质检测仪器
水质检测仪器主要有溶氧测定仪、pH面定仪、水温计、氨测定仪等,用于检测池塘水质状况是否符合渔业水质标准。
七、水温调控设备
水温调控设备包括锅炉系统、电加热器、太阳能加热器、热泵、热交换器、水温自控系统等。主要作用是调控鱼塘的水温,促进鱼类在水温中快速生长。
八、水产育苗设备
水产育苗设备有产卵设备、孵化缸、鱼种网、鱼筛、网箱、鱼苗计数器、氧气瓶等,用于培育、采集鱼苗。
九、捕鱼设备
捕鱼设备有电赶鱼机、电脉冲装置、气幕赶鱼器、电赶鱼船、拦网船、各种绞缆机、起网机、吸鱼栗等,用于赶鱼、捕鱼和起鱼。
十、鱼运输设备
鱼运输设备有各种活鱼运输车和船、保鲜冷藏车和船,以及塑料鱼筐等,用于保鲜鱼和活鱼运送。
十一、防疫消毒设备
设施水产养殖的防疫消毒设备主要有喷雾消毒机械等。
海南省六水共治指哪些
5.1 现有技术开发资源以及技术储备情况海南“六水共治”包括治污水、保供水、排涝水、防洪水、抓节水、优海水等六方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系统推进“六水共治”,完成6项主要任务,即:以提升水质为核心,狠抓黑臭水体治理,推进城市截污纳管、雨污分流,以及乡镇农村污水治理,水产养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开展全域综合治水,严格控制外源污染直排入河。完善省级、市县水资源配置体系,加强骨干水源和输配水设施建设,着力构建完善量质并重、丰枯相济、多源互补的供水网络,提升城乡供水能力和品质。逐步构建“源头减排、雨水蓄排、排涝除险”的城市排水防涝体系,增强城市韧性。强化流域统筹、疏堵并举,推进重点河流防洪防潮整治,完善堤防建设,提高防洪标准。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加强再生水利用、节水型建设。严格落实湾长制,开展“一湾一策”精准治理经多方共同努力,海南“六水共治”取得喜人成效,全省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从以下这组数据中可窥见一斑:2022年1至11月,海南全省193个省控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率(I-Ⅲ类)为94.4%,同比上升2.2%;劣V类比例为0.5%,同比下降1.1%,达成2022年优良率92%及以上、劣V类比例控制在1%以内的目标。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为99.67%,达成2022年优良率99%的目标。88个城镇内河(湖8.5.2 项目敏感性分析)水体104个断面水质达标率为.3%,同比上升0.9%,达成2022年达标率90%目标。
设施渔业的主要设施
(4)其他融资渠道分析设施渔业主要包括工厂化养殖、网箱养殖、人工渔礁以及海洋牧场等。
工厂化养殖具有科技含量高、投入高、产出高的特点,被视为现代渔业的代表。我国的工厂化养殖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才从国外引进该项技术,经过10多年的消化吸收,于20世纪90年代初才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近些年来我国工厂化养殖推广迅速,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北、辽宁等省,平均产鱼15~50千克/米2。工厂化养殖方式大体上可分为流水养殖、半封闭循环水养殖和全封闭循环水养殖3种。国内以流水养殖为主,其厂房多采用轻钢结构,深色玻璃钢瓦,砖混墙体;养鱼池为砖混结构和玻璃钢两种,池形有圆形、椭圆形、跑道形、方形等,以方形居多,单池表面积为20~100米不等,采用周边进水、排水孔排水循环运转。
(2)海水网箱养殖
我国海水网箱养殖自20世纪70年代起,经过30多年的发展,网箱总数已超过120万只,但大多数为港湾内由松木板、竹竿和钢管等制成的传统结构形式网箱。为了发展我国沿海的深海网箱养殖,国内部分沿海省份,如山东、浙江、福建、广东等非常重视深海抗风浪网箱的发展。近几年国内的一些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密切合作进行了大量的9.3 运营维护机构基础研究和产业基础设施开发,通过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并结合我国海况条件,自行设计和研制了价格低、总体性能达到或超过国外的网箱设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深海大型抗风浪养殖网箱在浙江、山东、福建和广东等省数量较多。周长主要有40米、50米两种,网深8~12米,主要的养殖品种为大黄鱼、真鲷、美国红鱼、军曹鱼、石斑鱼、黑鲳、鲈鱼和六线鱼等,养殖种类约30多种,年产量约3万吨,并形成了多处规模较大的深海网箱养殖基地。
(3)人工渔礁
我国人工渔礁的试验研究起始于197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在北部湾投放了我国组人工渔礁。
1981年起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和南海水产研究所先后在山东省胶南、蓬莱和广东省大亚湾、南粤沿海投放了人工渔礁,进行了相关研究。但由于受当时的财力及思想观念所限,人工渔礁投入较少,效果并不十分明显。
2001年2月广东省人大四次会议上通过了“关于建设人工渔礁保护海洋资源环境”的议案,带动了全国其他沿海省市(福建、上海、山东)新一轮人工渔礁建设和研究工作。
(4)海洋牧场
海洋牧场即在某一海域内,采用一整套规模化的渔业设施和系统化的管理体制(如建设大型人工孵化厂,大规模投放人工渔礁,全自动投喂饲料装置,先进的鱼群控制技术等),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将人工放流的经济海洋生物聚集起来,进行有有目的的海上放养鱼虾贝类的大型人工渔场。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某些经济品种的产量或整个海域的鱼类产量,以确保水产资源稳定和持续增长;在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重点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生态渔业。
美国于1968年提出建设海洋牧场,1972年付诸实施,1974年在加利福尼亚海域利用自然苗床,培育巨藻,取得效益。
1998年韩国开始实施“海洋牧场”,在庆尚南道统营市首先建设了核心区面积约20千米2的海洋牧场(2007年6月竣工),取得了初步成功。我国的海洋牧场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正在迅速发展。
水产养殖创业项目的投资成本是多少?
水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材种类,由于受到近期进口三文鱼引发的影响,人们以后对进口水产品肯定是谈虎色变不敢再买了,这种情形下,国内自己的水产品就成了的选择,所以就需要国内更多的创业者来做水产养殖的创业项目,以满足国内的消费者对水产品的市场需求。如果要做水产养殖创业项目,那自然就需要先了解水产养殖所需要的投资成本是多少。具体来说,水产养殖的成本费用主要包括种苗费用、场地租金以及建设费用、饲料成本费用、饲养工具设备费用、人工成本费用等等。由于水产养殖的规模大小、设计类型,以及所养殖的水产品的种类都各有不同,所以在这些成本费用方面也就个不一样,相应的总投资成本费用也就各不相同,并没有一个十分确定的数额。
水产11.2 资金筹措养殖的规模可以说是千万别,甚至是相巨大,小的几十亩甚至十几亩,大的可能上百亩,这样的投资成本相就会比较悬殊。至于水产养殖的设计类型,主要包括三种,分别是白水塘、铺膜池、室内工厂化养殖,不同的养殖场类型,所需要的建设成本费用都是不一样的,相应的投资成本自然就不同。像白水塘就是大家常说的鱼塘,在建设上挖个大水坑就不多了,用不了太大的成本费用。而室内工厂化7.6.4 股利养殖则需要室内较为标准化的养殖池,相应的场地建设费用就会高出不少。
至于水产养殖的水产品种类,可以说是相当的丰富,比方说各种淡水鱼、泥鳅黄鳝、淡水虾蟹,还有各种咸水鱼海鲜等等,不同的水产品类型,种苗成本,养殖环境、喂养饲料都是各不一样的,相应的成本费用也就会有别。大概来讲,如果是一个五十亩左右的水产养殖创业项目,大概的投资成本可能就在十万到二十万元之间。
水产养殖立项申请书
7.1.3 流动资金这个问题太专业了吧?我也是读水产养殖的,那么多项目,我们也不知道你是啥项目,即使知道这种问题也不好回答,只能靠你自己去归纳总结。建议你在网上多收集一些立项申请书的材料,如具体格式,注意事项,有何等等,然后再尽可能的对自己的项目进行总结。祝你早日成功!!!1.5 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下面提供百度百科的格式
目 录
一、项目总论
1.1 项目基本情况
1.2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单位
1.6 总投资及来源
1.7 经济及效益
1.8 结论与建议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1 项目建设背景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三、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四、项目产品市场分析
4.1 项目业务及产品产能
4.2 项目市场容量分析
4.3 项目市场推销策略
五、项目技术工艺方案
六、项目总体规划与土建工程
6.1 项目建设地址
6.2 项目总平面布置与厂内外运输
6.3 主要车间设备布置
6.4 项目土建及配套工程
6.6 其他辅助工程
七、项目的招标方案
八、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8.1 环境保护
8.2 资源利用与能耗分析
8.3 节能分析
8.4 消防措施
8.5 劳动安全卫生
九、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
9.1 企业组织机构
9.2 建设机构及监理单位
9.4 项目组织结构及劳动定员
9.5 人员培训
十、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10.1 项目实施的各阶段
10.2 项目实施进度表
十一、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1.1 项目总投资估算
11.3 投资使用
十二、项目财务评价
12.1 计算依据及相关说明
12.2 总成本费用估算
12.3 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和估算
12.4 损益及利润及分配
12.5 盈利能力分析
12.6 盈亏平衡分析
12.7 敏感性分析
十三、效益分析
13.1 经济效益
13.2 效益
十四、项目风险与风险管理
14.1 项目风险提示
14.2 项目风险防控措施
十五、附件
你是要搞保护类的特种养殖吗,那样还需要先申请特种养殖证明
海南省水产研究所的机构设置
1.4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海南省水产研究所自组建以来,始终坚持做好优化、健全本所的内部组织及机1.3.1 项目融资方案概况构建设工作。目前已设立办公室、科研管理科、捕捞资源加工研究室、海水养殖研究室、淡水养殖研究室、热带水产良种场、热带海水养殖技术重点实验室7个内设机构。在热带水产良种场中设立对虾繁育组、池塘育苗与养殖组、水产科技110服务站、办公室、市场营销部等开发和运营管理机构。
水产河鲜养殖项目书
前瞻产业研究院《水产养殖项目商业书》
第1章:水产养殖项目摘要
1.1 水产养殖项目概况
1.1.1 项目背景
1.1.2 项目
1.2 水产养殖项目优势前瞻
1.3 水产养殖项目融资与财务分析概况
(1)产业基金融资分析
(2)私募股权融资分析
(3)公开上市融资分析
1.3.2 项目财务分析概况
第2章:水产养殖项目公司介绍
2.1 水产养殖项目公司发展简况
2.1.2 股东持股情况
2.1.3 主要产品服务
2.2 水产养殖项目公司组织架构
2.2.1 内部部门设置
2.2.2 对外持股情况
2.3 水产养殖项目公司管理模式
2.4 水产养殖项目公司经营情况
第3章:水产养殖行业及目标市场分析
3.1 水产养殖行业发展现状与市场前瞻
3.1.1 水产养殖行业发展历程
3.1.2 水产养殖行业发展现状
3.1.3 水产养殖行业市场前瞻
3.2 水产养殖项目目标市场分析
3.2.1 政策、经济、技术和环境分析
3.2.2 市场规模分析
3.2.3 盈利情况分析
3.2.4 市场竞争分析
3.2.5 进入壁垒分析
3.2.6 前瞻市场分析总结
第4章:水产养殖项目产品/服务分析
4.1 水产养殖项目产品/服务
4.1.1 项目产品/服务名称
4.1.2 项目产品/服务特征
4.1.3 项目产品/服务性能用途
4.2 水产养殖项目产品生产经营
4.2.1 项目产品生产方式
4.2.2 项目产品生产设备
4.2.3 项目品质控制和质量改进
4.2.4 项目产品成本控制
4.3 水产养殖项目产品/服务市场前瞻
4.3.2 项目产品/服务市场前瞻
第5章:水产养殖项目研究与开发
5.2 水产养殖项目团队对外合作情况
5.3 水产养殖项目研发团队技术水平
5.4 水产养殖项目研发投入
5.5 水产养殖项目研发2.1.1 公司基本信息团队激励机制与措施
第6章:水产养殖项目市场营销策略
6.1 水产养殖项目营销战略
6.2 水产养殖项目市场推广方式
第7章:水产养殖项目融资和资金退出
7.1 水产养殖项目资金需求用量与期限
7.1.1 项目总投资
7.1.2 固定资产投资
7.2 水产养殖项目资金筹集方式
7.2.1 项目资本金筹措
7.2.2 项目债务资金筹措
7.2.3 项目融资方案分析
7.3 水产养殖项目资金筹集方式
7.4 水产养殖项目资金使用规划
7.5 水产养殖项目投资回报前瞻
7.6 水产养殖项目资金报酬与退出
7.6.1 股票上1971年日本在海洋开发审议会上次提出海洋牧场(MarineRanching)的构想,1977—1987年开始实施“海洋牧场”,并建成了世界上个海洋牧场——日本黑潮牧场。市
7.6.2 股权转让
7.6.3 股权回购
第8章:水产养殖项目财务预测
8.1 财务评价基础数据
8.1.1 财务评价依据
8.1.2 财务评价基础数据
8.2 项目销售收入前瞻
8.3 项目成本费用估算
8.4 项目盈余利润估算
8.5 项目财务评价结论
8.5.1 项目盈亏平衡分析
8.6 公司财务评价报表
8.6.1 公司流量表
8.6.2 公司损益表
8.6.3 公司主要财务比率
第9章:水产养殖项目投资风险与控制
9.1 政策风险与控制
9.2 资源风险与控制
9.3 市场不确定性风险与控制
9.4 市场竞争风险与控制
9.5 研发与生产风险与控制
9.6 成本控制风险与控制
9.7 水产养殖项目财务风险与控制
9.8 水产养殖项目管理风险与控制
9.9 水产养殖项目破产风险与控制
第10章:根据实际项目的不同特征,可进行适当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