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调查养鸡状况
鸡的饲养方式主要有三种即地面平养、网上平养和立体笼养。就我市而言,团瓢庄、新店子、峪、东旧寨、铁厂等几个乡镇农户饲养的农大三号鸡及本地柴鸡,多在山地或林果树下地实施地面平养,肉鸡则以地面平养和网上平养两种方式并存,而其它品种的蛋鸡90%以上采用立体笼养。1、一、现状及存在问题多种饲养方式并存。
2、养殖形势有喜有忧。
(1)合同肉鸡养殖增长迅速。目前我市肉鸡养殖已形成了以长城科贸有限公司为龙头,通过“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组织生产。为鼓励较困难的农户从事肉鸡养殖,公司给予新建大棚养殖户每只鸡一元的奖励,并可赊欠大鸡料款。同时公司技术人员为养殖户提供的产前、产中、前后等各项服务及时周到,这极大地调动了农户养殖积极性。通过我们的走访调查,养殖户由去年同期的28户增加至现在的60户,雏鸡放养数量由去年同期的每月7—8万只增加至现在的15—16万只,均增长了1倍多。
(2)蛋鸡养殖趋于稳定。由于近几年的蛋鸡市场持续低迷,加之禽流感的影响,一些存栏在500只左右的小户及部分新户基本上都改了行,而中等以上的规模户从事养鸡的年限较长,资金积累较多,固定资产投入较大,通常他们具有一定的市场经济头脑,认识和掌握市场变化规律,形成了成熟的市场理念:“低谷打基础,高峰求效益”,面对风云变幻的市场泰然处之,经得起市场风波的冲击和考验,在我们所调查的石门小渤海寨小区;西三里乡的张各庄小区;平安城的小丰台小区、果各庄小区;团瓢庄西寺小区及东陵西岫村的舒宝国、六合三村的张国金等养殖户时,他们对当前发展形式仍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坚持“不亏就是盈”的策略,适时补栏,因此养殖规模趋于稳定。
(3)山地(树下地)散养鸡养殖不容乐观。通过我们的走访调查,除东旧寨镇北山养鸡场盈利外,其余农户基本上处于保本经营或处于微利经营状态,其原因在于:一是柴鸡蛋个体较小,产蛋量较普通鸡蛋低;二是千家万户分散经营,鸡蛋销售各自为政,形不成合力。很难进入大中城市市场和超市,因此,鸡蛋销售处于一种被动的局面,价格与大中超市柴鸡蛋价格相悬殊,多数以普通鸡蛋或略高于普通鸡蛋的价格出售;三是淘汰鸡个体太小,销售价格偏低;四是品种混杂,不仅生长速度慢,而且产蛋量极低,往往入不敷出。
3、规模化程度低。
我市的养鸡业为小规模大群体生产方式,为低生产水平,85%的农户存栏量在1000—3000只之间,5000只以上的农户不足10%,多数是利用闲置房屋或在庭院村旁搭建简易鸡舍进行饲养,生产条件简陋,同时偏低的饲养量制约了科技成本的投入,综合防疫条件的落后为疫病流行提供了机会。具体表现在:一是所有的规模养殖户中,除约占5%左右的养殖户实施机械清粪外,其余农户都是进行人工作,人均饲养量低;二是尽管人们在经历了禽流感的冲击后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防疫意识与防疫手段,但在许多养殖场问题仍十分,有的虽在村外规划了小区,但多数是人鸡混居,甚至是鸡、鸭、鹅、猪混养。
4、鸡蛋销售缺乏主动权。
目前,我市鸡蛋产量已达4.5万吨,人均占有量58.5千克,比河北人均禽蛋占有量高出7.6千克,比全国人均禽蛋占有量高出41.5千克。除鸡蛋生产相对集中的平安成、石门、苏家洼、新店子、团瓢庄等地有、天津车进行鸡蛋外销外,绝大多数或自找市场或在本地销售,稍有风吹草动,鸡蛋就会造成积压,而我们自己尚无能力消化掉如此多的鸡蛋。除居民购买力有限外,最主要的是我市没有一家蛋品加工企业或鸡蛋销售组织。问题最为的是铁厂等地的柴鸡散养户,其生产的柴鸡蛋很少以其本身应有的价格出售。
1、改善家禽养殖方式。
小规模大群体的生产方式已不适合现代畜禽养殖的要求,必须走规模化、规范化饲养的道路,从传统落后的小规模分散饲养方式向现代科学的规模饲养方式转变势在必行。切实改变人鸡混居及鸡、鸭、鹅、猪混养的传统养殖方式,提倡合理密度的规模化饲养,现代图1 散养方式化的生产装备、清洁卫生的饲养环境和先进科学的饲养管理。
2、立足现实,找准市场定位。
小规模的饲养户要把目标市场定位在就地消费上,适应农贸市场的特点,零散生产、零散销售,可以因陋就简,生产方式及生产安排灵活;中等以上规模养殖户则应把目标市场定位在补充大中城市的消费缺口上。对于经济基础较好的场户,加大科技投资力度,实现养殖设施现代化、机械自动化、技术专业化、生产规模化、饲养环境生态化,同时开发富硒、富锌、富碘蛋以及多种中草保健蛋;经济基础稍的户,加强新技术的试验和推广,在提高单产水平,产品质量上下功夫,并试图探索出一条“分散生产、集中销售”的新路子,提高市场竞争力。
畜牧龙头企业的发展,能够对畜牧业发展产生强大的牵动力,我市肉鸡养殖之所以迅猛增长,与龙头企业带动不无关系,因此,做大做强我市蛋鸡产业必须通过政策导向、资金扶持、信贷优惠、招商引资和融资等多种方式建立一个高起点、规模大,有良好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的禽蛋加工企业或大型禽蛋批发市场,也可在现有畜牧龙头企业中进行体制创新,成立“捣蛋”经销组织,搞好与周边大中城市的市场对接。
在现有养鸡基础上,建设具有一定规模和集中度的生产基地,在生产基地内专业村、专业小区、专业户等不同层次水平的经营模式共同发展,农民逐步走上专业化生产。
要采取有效手段组织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通过服务机制、契约机制以及股份合作机制等方式,加快龙头与基地的利益对接,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一体化关系。
4、加强对养鸡业的政策保护。
结合我市养鸡生产的实际,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对养鸡业的政策保护。一是实行以工补农的发展战略,加大资金投入,增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服务体系,保护和改善畜牧业生产环境。并通过建立市场信息网络,分析预测市场,搞好信息服务,农民按国外市场需求组织生产;二是健全科技推广体系,增加对畜牧业的科研投入,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加强新技术的试验和推广工作,加快国外先进科技成果的引进吸收;三是搞好相关政策和规划的普及,加强养殖技术培训,提高养殖户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四是建立政策性的畜禽业保险制度,增加对畜禽业保险的投入,降低养殖风险,维护养殖户的利益。
家禽养殖包括哪些动物?家禽养殖管理经验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鹅,牛,猪,马,鸭子;一定要找一个通风比较好的环境,要保证环境的干净肉个人认为农村的养殖业是有发展前景的,但是需要付出大量的资金与人力物力投入,而且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鸭和蛋鸭散养是我国农村传统的、普遍采用的饲养方式,包括庭院散养、舍内散养、林地散养等(图1)。在我国,2007年出栏的30多亿只肉鸭中,70%~80%的肉鸭是由农村散养的。它是千家万户农民重要的经济来源和生活保障。但是,在现代肉鸭和蛋鸭生产中,散养家禽的弊端日益明显。其设施与生产技术落后、不规范、生产效率低;饲养规模小,肉鸭和蛋鸭日龄参不齐,不能做到“全进全出”;卫生条件、防疫困难,不能定黑龙江省土质肥沃,地势平坦,耕地连片,水源充足,具有发展农业生产的良好自然条件。全省耕地面积951.2万公顷,是全国耕地最多的省份,人均占有耕地7.6亩。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最多,103个大型国营农场拥有耕地206.8万公顷,占全省的21.5%,占全国国营农场的4.3%。黑龙江省是推行农业机械化较早、机械化作业水平较高的省份,至2002年底,全省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741.8万千瓦,平均每一农村劳动力1.9千瓦。粮食总产量2941万吨, 其中豆类产量610.7万吨。期按进行消毒防疫;使用和兽不规范,鸭群发生传染病和其他疾病的几率相对较高。因此,我国农村肉鸭和蛋鸭的饲养方式急需改进和提高。建立肉鸭和蛋鸭的健康养殖体系是我国未来鸭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程度。
东北养什么最多?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的变革正在加速进行,很多农民已经不再养殖农作物和牲畜,而是转向其他行业,如工业、服务业等。因此,农业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不同地区养殖情况可能有所不同。此外,东北地区也有大量的农田,因此农民们还养殖大量的农作物,如小麦、玉米、大豆、蔬菜等。东北地区,特别是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份,主要养殖牲畜包括牛、猪、羊、鸡等。同时,也有一些农民养殖、水产品,如虾、贻贝等。
在东北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畜禽养殖业发展前景预测与商业模式分析报告》。养殖一些牲畜的话,还是要养一些比较抗寒的牲畜,毕竟天气寒冷,这样经济效益也会稳定一些。
我国目前肉鸭和蛋鸭的饲养方式、养殖现状如何?
畜牧业—我国农业发展现家禽业在我国的养殖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主要支柱产业。2014-2019年全禽存栏量在60亿只左右波动,2020年全禽产能规模大幅提升,家禽存栏量67.8亿只,同比增长4.0%。2021年我禽存栏量达67.9亿只,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状分析,如下:—农村养殖业没有发展前景吗?
本文核心数据:家禽存栏量数据、家禽出栏量数据等
家禽是指人工豢养的鸟类动物,主要为了获取其肉、卵和羽毛,也有作为其他用处。我禽根据生存环境的不同可分为陆禽和家禽养殖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家禽养殖行业相关上市企业有温氏股份(300498)、圣农发展水禽两大类,其中陆禽包括家鸡、火鸡、珍珠鸡以及鸽子等;水禽包括鸭子和鹅等。
出栏量方面,近年来,我禽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家禽养殖效益向包括母鸡,公鸡,鸭子,鹅,鸽子,鹌鹑等;家庭在养殖的时候,选择放养的方式,既可以节省人力成本,而且能够让这些家禽长得更好,注意要将它们隔离开来养殖,避免禽流感。好,家禽饲养规模持续扩大,家禽出栏量逐步增长。2021年,全禽出栏量为157.4亿只,同比增长1.1%。
家禽养殖产品主要包括各类禽肉和禽蛋。其中禽肉是我国居民蛋白质消费的主要来源,禽肉已取代牛肉成为世界上第二大消费肉类。2021年,全国禽肉产量为2383、培育龙头企业,壮大基地,大力推进产业化进程。0万吨,同比增长0.8%。未来随着居民肉品消费结构的升级,禽肉消费量还将进一步增加。
,农村养殖,猪,牛,羊,鸡,鸭,鹅,与人们的美好生活息息相关的,这是千百年,朝朝代代的繁养历史,至今在科学发展的今天还没有改变,农村养殖提供市场的占有率也在百分之柒拾左右,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应该说其中农村养殖是有前景的。
第二,随着农村大量劳动力转移城市,在城市生活的人近占十亿左右。农村养殖提供市场需要,远远不能满足在经济高层次发达适合人们美好生活的今天,也就再一次证明了,未来农村养殖只要懂得养殖经验和技术,但一定不能受国外进口影响。农村养殖一定有很有好的前景。
我个人认为对于一个农村的创业者来说,要想靠养殖发家致富还是有些难度的,不过事在人为,个人有很强能力的,也不排除能成功。
为何现在农村很少有人养鸡鸭鹅等家禽了
二、应对措施鸡鸭鹅都是我们平时在生活中经常食用的家禽,为什么现在农村却越来越少人养殖了呢?接下来大家请看我详细地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污染现在变得越来越。为了控制污染,制定了许多并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为了深化农村污染治理,划定了非养殖区。在生态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农民生活区等部分地区划定了禁止养殖区。在禁区内,农民原有的畜舍和饲养栏将被拆除。
一,为何现在越来越少人养殖家禽
二,大家不养鸡的原因
首先,林下养鸡——林地放养技术看似简单易行,但科学的饲养管理仍然非常重要。养鸡需要仔细,做好充分准备。根据估计的林区饲养数量,安排饲养间隔和批次,准备必要的饮水和饲养设备和饲料,并要意识到这一点,避免被动和即兴。
三,大家不养禽肉、禽蛋产量均创新高鸭的原因
(1)注意日常消毒。通常要做好卫生和消毒工作,防止苍蝇、蚊子等害虫孳生,保护鸭子免受虫害。
(2) 注意加速鸭舍的散热。鸭舍应该开着通风。当温度过高时,应使用通风设备(如通风机等)加强通风,保证空气对流,夜间应加强通风。
(3)注意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在炎热的季节,避免惊吓和噪音干扰鸭子,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
(2)预防疾病和啮齿动物在夏天当疾病高,有必要做好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每天清洗笔,定期打扫喂食槽和饮水盆,坚持每周消毒一次,及时接种当鹅7 - 14天。另外,注意鼠害,将鹅房的鼠洞封闭,并在门窗上安装防鼠网和鼠洞,防止鼠害。
调查养殖产业现状的目的
(1)夏季高温高湿的环境容易滋生细菌和微生物,易患病,尤其是鹅的粪便往往是传染病的传播媒介。因此,鹅舍要经常清理,用沙子填塞,并定期排毒,禁止幼鹅接触成年鹅的粪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养殖包括家畜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等种类。市场容量变化趋势是指在不考虑产品价格或供应商的策略的前提下,市场在一定时期内能够吸纳某种产院落散养品或劳务的单位数目,实际上就是总需求量。若要办理养殖,需要结合市场行情、供需情况、产品价格等综合评定,制定可行性,不同地区的价格也会有所异,需结合自身情况选择。便。保证市场供应。调查养殖产业现状,包括养殖规模、养殖结构、生产数量等,目的是真实掌握养殖生产及趋势,保证全国市场供应。养殖即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养殖包括家畜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特种养殖等几大类。
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农村劳动力减少、成本高、土地荒废、基建征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作物减产、农业相对收益连年下降;的农作物种子被外资控制,粮食依赖进口等现状。
现代农业受土地流转、新型农业主体、产业园区等政策推动,已经形成了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东北三省又称“东三省”(与东北地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是东北清朝末年以后的三个省级行政区,其中名称和范围有所变化。东北三省在当代中华东北三省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竞相发展的局面,目前新型农业主体总量达到280万个。
同时,新型职业农在黑龙江省有悠久的历史,尤其是西部草原更有"自古牛羊地林地散养"、"草肥知土沃"的美誉,东部三江平原,小兴安岭、完达山麓,也遍布水草丰美的五花草场。建国以来,畜牧业一直在黑龙江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牛奶及优质的东北细毛羊毛,在全国颇有影响。民不断壮大,总数超过1270万人,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力量。将助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朝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迈进。
生态农业、智能/精准农业、生物农业这三类农业模式、技术将会为具体的农业生产降低成本、提高产出和提升品质。
伴随着目前的农业环境下服务组织市场壮大,农村低保标准大幅提高。全球农产品市场供给在供应链受到冲击的背景下,同时行业市场不确定性增加。2022年我国实施了农业产业扶贫、就业扶贫、东西协作、央地帮扶等一系列精准扶贫的政策措施。
黑龙江省畜牧业的一些现状,饲料行业,奶牛养殖,生猪养殖,禽类养殖的现状,优势和劣势有哪些
黑龙江省现辖13个地级行政单位,市下辖19个县级市、47个县、64个区、909个(乡)镇、15个村。至2002年底,全省总人口3813万人,其中:乡村人口1792万人,拥有少数民族51 个,人口达99.9万人,人口密度83.9人/平方公里, 平均预期寿命70.2 岁。地理位置——
黑龙江省系由境内的河流黑龙江而得名,简称“黑”,位于我国东北部,是我国位置最北、纬度的省份。省区界线东起乌苏里江与黑龙江汇合处的东经135°线,西至大兴安岭北部的大林河源头以西的东经121°处,东西最长相距930公里;北起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北纬53度处,南至东宁县南端的北纬43° 处,南北最长距离为1120公里。北部的夏至前后可以看见北极光,东部的乌苏里镇是祖国最早升起太阳的地方。北部和东部隔黑龙江、乌苏里江与相望,西部与内蒙古自治区毗邻,南部与吉林省接壤。水面和陆面与边界全长3045公里,是及太平洋地区陆路通往独联体和欧洲大陆的重要通道。绥芬河、黑河、同江等口岸城市是沟通东欧各国经济贸易往来的窗口和桥梁。
区划与人口——
土黑龙江省畜牧业概况地资农业——源——
黑龙江省土地总面积45.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7%,居全国第6位。地貌特征“六山、一水、三分田”。大小兴安岭,张广才岭,老爷岭和完达山脉绵延起伏,山地和丘陵约占全省的60.5%,海拔500—1000米。平原面积约占全省的37%,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其间有松花江河谷相通,是祖国的东北平原的一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的农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畜牧业发挥潜在优势,迅猛发展,畜产品总量、商品率成倍增长,黑龙江省的奶牛饲养量、鲜奶、乳制品在全国独占。2002年畜牧业总产值252.1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由上年的31.6%提高到32.4%。农民人均出售畜产品的收入已达462.6元。
2002年末,全省存栏猪1163.0万头,牛存栏525.6万头,其中奶牛存栏93.3万头,羊存栏749.1万只(其中绒山羊88.3万只),家禽存栏14783.4万只。肉类总产量190万吨,其中猪肉产量110 .9万吨,牛肉产量32.3万吨,羊肉产量4.7万吨;禽肉产量40万吨。 牛奶产量235.8万吨禽蛋产量84.6万吨。
特色养殖业发展较快。2002年末,大鹅1519.5万只,养熊1363头,养鹿3.2万只,貉子10.6万只,鹧鸪23.8万只,狐17.6万只,山鸡25.4万只,。全年采集熊胆汁2万升,采集鹿茸8.6吨,林蛙产量896.6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