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农场

在室内养殖泥鳅可以吗冬天_室内可以养殖泥鳅吗?

梦想农场 1

泥鳅在什么季节养殖

而且,从食物方面来看泥鳅一般生活在生物丰富的地方,也就是植物和动物都比较多的地方,这样泥鳅在捕食的时候才更加方便。

一年四季均可养殖。1、家庭可以养泥鳅。不论是野生的还是人工养殖的泥鳅都是比较多的。而人工养殖的它们的时候,养殖者有时是大面积养殖的,此时就得用到专门的池塘,另外也有一些养殖者将它们养殖在家中,此时就可以将其放在鱼缸之中。虽然泥鳅并不是一种专门的观赏鱼,它们的观赏性也没有其它颜色比较鲜艳的鱼那么好,不过还是有一些人将其养殖在家中,可以在鱼缸中放置一些色彩比较鲜艳的石块等物质,用来观赏也是可以的。

泥鳅生活在淤泥底的静止或缓流水体内,适应性较强,可在含腐殖质很丰富的环境内生活。当水缺氧时,可进行肠呼吸,而在水体干涸后,又可钻入泥中潜伏。发各类小型动物为食。为批产卵,繁殖期主要5~6月。

生活水温10~30℃,最适水温为25~27℃,故应属温水鱼类。当水温升高至30℃时,泥鳅即潜入泥中度夏。冬季水温下降到5℃以下时,即钻入泥中20~30cm深处越冬。

泥鳅2冬龄即发育成熟,每年4月开始繁殖(水温18℃),产卵在水深不足30厘米的浅水草丛中,产出的卵粒粘附在水草或被水淹没的旱草上面。

池塘养殖泥鳅:

(1)、鳅种放养:

每亩投放规格整齐、体表光滑、无病无畸形、300尾/公斤的泥鳅苗种280~300公斤,放养前用3%~4%的食盐水,在水温10~15℃时,浸泡消毒15~25分钟。

(2)、水质管理:

池水水色以黄绿色为宜,透明度20~25厘米,酸碱度为中性或弱酸性,溶解氧2毫克/升以上,并适时用田螺、微生物制剂改良水体。

(3)、饲料投喂:

要求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在30%左右,粒径2.3毫米以内,水温15℃时,投喂量为在池泥鳅总体重的2%,水温20~28℃时,投喂量为在池泥鳅总体重的3%~4%。每天投喂3次,投喂饲料时遵循“四定”投喂原则。

(4)、日常管理:

每天早、中、晚3次巡塘检查,观察水质变化以及泥鳅的摄食、活动情况,并做好防逃工作。

(5)、疾病预防:

每公斤饲料添加抗生素2克、三黄粉5克、维生素C 2克,拌匀投喂,每月1次,每次连喂5天,并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改良水质。预防泥鳅气泡病时,做好对池中各种气体饱和度的检测,保证饲料供应充足,减少泥鳅吞食气泡的机会。

若泥鳅已经发生了气泡病,可用5毫克/升的食盐水全池泼洒,并排出一部分老水,添加新水。另外,每立方米水体用0.7克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溶水全池泼洒防治车轮虫病和舌杯虫病。

泥鳅生活在淤泥底的静止或缓流水体内,适应性较强,可在含腐殖质很丰富的环境内生活。当水缺氧时,可进行肠呼吸,而在水体干涸后,又可钻入泥中潜伏。一年四季均可养殖。

泥鳅为多次性产卵鱼类。在自然条件下,4月上旬开始繁殖,5一6 月是产卵盛期,一直延续到9月还可产卵。繁殖的水温为18一30 ℃ ,最适水温为22一28 ℃。

在塑料大硼水泥池中,实行反季节养殖泥鳅,特别是在元旦、春节期间销售价格高时上市,价在3-5元,效益相当可观。

一年四季都可以养殖,冬天要冬眠的,不需要喂食。一般收获期在10月份左右,所以泥鳅养殖一年有一次的收获率。当然,若果管理适当,市场急需,也可以有2次的收获率。

养泥鳅适合在什么地方养?需要注意什么?

养殖条件:

养泥鳅要在水源方便、通风良好,周围环境是土壤且没有污染的地方建池。养殖池要进行消毒处理,放入干净的水源,适量的撒一些石灰预防老化。泥鳅高温耐受性好,池内温度保持在25度左右最宜生长。饲养时喂一些馒头粒、蚯蚓或者是鱼食即可。扩展资料

饲养泥鳅苗种用水泥池和土池都可以,但一定要水源充足无污染,光照良好,池塘保水力强,无渗漏,能排干池水。每个苗种池的面积一般为40~60平方米,池深70~80厘米。池或排水处设1个集鱼坑。鱼苗下池前15天,先将池水排干,每100平方米用生石灰10~12公斤清塘消毒,并曝晒4~5天。然后注入新水,水位高约20厘米,并施入少量腐熟粪肥。等物毒性消失,池水变为茶色或绿色时才能放苗。放苗密度为半流水养殖,每100平方米混养15万~20万条;静水养殖每100平方米混养8万~10万条。

泥鳅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能养殖吗

如果是自己繁殖苗种在春天开始养殖,买苗种养殖一般在7-8月,当前季节养殖选规格为200/kg的幼泥鳅,按50kg/kg投放。

泥鳅属于淡水鱼,大部分泥鳅生活在湖泊、池塘、沟渠等淡水中,还有一部分泥鳅生活在湿润的泥土中。

淤泥的上方可能有一层植物碎屑或其它3、喂食:养殖过程中还得定期给泥鳅提供食物。泥鳅并不挑食,很多食物都可以给它们吃,动物饲料有鱼肉和动物内等,另外还可以给它们吃专门颗粒饲料,或者豆饼豆渣等,泥鳅都比较喜欢吃。喂食频率控制在每天两次即可。生物,这些都会成为泥鳅的食物。

另外,泥鳅的生活环境一般是静水或者水流速度缓慢的水域,它们不喜欢水流速度太快的水域。

一、泥鳅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泥鳅是一种适应性非常强的动物,在我国的分布范围十分广泛。

泥鳅属于鱼类,是一种淡水鱼。

因此,很多泥鳅都生活在淡水之中。

比如河流、湖泊、池塘、沟渠等地方,都可能生活着比较多的泥鳅。

泥鳅喜欢生活在流域的底部,也就是淤泥比较丰富的地方。

这些淤泥的上层还可能有一些植物的碎屑或者其它生物,这些生物就有可能成为泥鳅的食物。

泥鳅不喜欢生活在水流速度太快的地方,这样的地方会让它们感觉无法适应,所以在它们喜欢生活在水流速度缓的环境之中。

不过,还有一些泥鳅可以生活在水比较少的地方,能够适应泥土中的生活,不过需要是湿润一些的泥土。

不仅是野生泥鳅数量多,人工养殖的泥鳅也是比较多的。

泥鳅是人工养殖的重要鱼种之一,由于泥鳅能作为食材,营养丰富,所以相对来说泥鳅的经济价值也是比较高的。

由于泥鳅的适应性不错,对水质的要求并不高,而且也不挑食,所以养殖泥鳅的难度并不是特别大。

水养殖泥鳅冬天可以养么

具体来看,泥鳅喜欢生活在水底以及淤泥丰富的地方。

水养殖泥鳅冬天可以养,秋冬季节泥鳅等水产养殖管理技术措施

进入秋冬季节,随着气温的下降,水温逐渐降低。正是丰收的季节,而水质管理尤其重要,秋冬季是水产养殖生产管理的关键季节,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重大损失甚至前功尽弃,特提出以下技术和管理措施: 保持池塘水位稳定 在寒冬季节适当提高水位,增加水体容量,既可保持相对稳定的水温,又可以改善水质条件,当水位下降10-15厘米时,必须补充新水,保持水位和水质稳定。 定期调节好水质 随着养殖动物的生长,池塘中相对密度增大,水体中残渣剩饵及物的堆积,会消耗大量氧气,又会产生甲烷、等有毒气体,氨氮累积增多,极易造成浮头甚至泛池。有清新水源的池塘,每隔10~15天应加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注新水20~30厘米,并适当排放池底老水。无新水更换的要施用芽孢杆菌或光合细菌、硝化细菌、EM菌液等微生物制剂调控水质,以降低亚盐、氨氮、、PH值过高等因素对水体造成的危害。配备增氧机的池塘,在晴天中午12时至下午2时开机,促进表层水和底层水的循环,使溶氧均匀合理,增加鱼类食欲和提高抗病能力。 合理投饲提高抗病力 从10月初开始,随着水温下降加快,投喂量要逐渐下降,日投喂量分别下降至泥鳅总体重的2%-3%。另秋冬是摄食水草、螺蛳的高峰期,补足水草和螺蛳。进入冬季,适当补充投喂精饲料,使泥鳅生命活动的能量得以补充,提高成活率。水温10℃以上时,一般3-5天投喂一次,日投量为体重0.5%-1.0%;连续晴好天,水温上升到8℃以参考资料来源:上时,泥鳅等水产活动增强,应适当增加投饲量。

家里可以养泥鳅吗(在家里养泥鳅好不好)

一般选用水泥池或三合土池,池深70~100厘米,水深50~60厘米,池底铺15~20厘米厚的肥泥,池的面积可大可小,以2~3亩为好。

2、鱼缸:上文已经介绍过,泥鳅可以养殖在家中,此时就需要用到鱼缸之一容器。总体来看,泥鳅的体型并不是特别大,不过若是养殖的泥鳅条数比较多,建议还是选择大一些的鱼缸,不然空间会不足。另外,泥鳅还具有一定的跳跃能力,所以可以在鱼缸上加一个盖子。野生泥鳅喜欢生活在泥多的地方,鱼缸之中不太适合放太多泥,则可以放置一些底砂。

4、水温:当水温适宜时,泥鳅长得比较好,所以尽量能一直在适宜的范围,也就是22度到28度之间。

5、换水:泥鳅对二、泥鳅能养殖吗上文已经介绍过,泥鳅属于一种适应性比较强的动物,它们在我国的数量非常多。水质的要求并不是特别高,但水还是不能太浑浊,一般来说一个月或者两个月更换一次。直接用自来水是不行的,在其中的都散掉之后才能使用。

6、光照:可以将鱼缸放置在适当光线的地方,但直射光尽量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