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农场

小型泥鳅养殖方法_小泥鳅养殖周期要多长

梦想农场 1

养殖泥鳅的正确喂养方法

养殖平时养泥鳅给它吃红虫啊,丰年虾或者各种鱼饲料都可以的,切记不要喂多会浑水。泥鳅是一项常见的水产养殖业,但是其正确的饲养方法却并不是那么简单,下面是养殖泥鳅的正确喂养方法:

1.饲料的选择

养殖泥鳅需要根据其不同生长阶段来选择不同的饲料。幼鱼期可以选择粉状或小颗粒状的饲料,而成鱼期则可以选择较大的颗粒饲料。不过不论什么阶段,饲料的质量都应该保证。

2.定时定量喂养

泥鳅比较爱吃,因此在喂食的时候应该遵循定时定量的原则,避免过度喂养导致池水污染以及鱼缸过度拥挤。每天喂饲2-3次,每次喂饲的数量应该占鱼的重量的1%-2%。

对于泥鳅的喜好,人们可以选择颗粒状、粉状、浮游物等不同形式的饲料。如鱼苔、水虫、蚯蚓、蝌蚪等,都可以作为5、注意事项泥鳅的喂食对象,不论在营养上还是口感上都能满足泥鳅的食欲。

45.要捕获泥鳅,首先要把池水放干,采取捕大留小的办法,以确保池内有一定数量的鳅苗,利于继养和高产。.喂食的时间

在早晨和下午喂食。早上的喂食可以为泥鳅提供足够的能量,使其活跃开心的度过一天,晚上也要注意,喂食时间应该在晚上八点之前,因为泥鳅的消化功能在晚上比较弱,如果晚上过度喂食,会影响泥鳅的健康。

以上就是关于养殖泥鳅的正确喂养方法,希望对养殖者有所帮助。

怎么养泥泥鳅

泥鳅还喜欢跳缸!所以没有鱼缸盖的需要加盖,盖需要留气孔!

3.由于泥鳅属杂食性鱼类,所以无论米糠,或者麦、蝇蛆都可以作饵料投喂,一般日投三次即可。投喂量一般据采食情况自行确定。泥鳅喜欢有底沙或泥沙的水底,当然我们不会准备泥沙的!会被这家伙搅动起来一片混那还观赏什么呢?所以不泥沙,用小碎石或者白沙或细沙都可。

4.泥鳅的饲喂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补施些有机肥,但在施肥时,一定不能过多过频,并且要勤换池水,一般10—15天换水一次。

6. 随着鳅种的生长,逐渐加深水位到应有的深度,平时浅一些,炎热高温时可加深一些,并经常注入新水,保持良好的水环境。

7. 秋末冬初,水温降至10℃~153、苗种放养℃,泥鳅摄食量降低,即可进行捕捞。

家庭养泥鳅方法

鱼缸里养泥鳅要注意密度不要太大,避免缺氧,保持定期更换部分水。泥鳅饲养要点:

1.在家养泥鳅虽然它比不上它的近亲吸鳅、花鳅那么漂亮,但功能性还是不错的都是啃青苔高手。6、日常管理

2.哦对了还有你养泥鳅鱼缸需要大一些,这家伙比较能长头大的会到20公分左右,而吸鳅就比较迷你了更适合水族家庭小缸饲养。在放养前需要进行选种,尽量现在体质健壮、无病无壮且有活力的幼苗,每个池塘中的泥鳅规格要大致相同,便于以后管理。在幼苗放养前一定要进行浸洗消毒,可以采用低浓度的食盐水浸泡5-10分钟,一般密度为每平米放养幼苗2-3斤左右。随着放养量的增加,体重增重,池塘水可以加深到50-70厘米。

4.

5.

6.

平时它也会吃鱼缸壁上的青苔和一些微生物,虽然它很好养但还需要增氧泵和过滤器的。

河里抓的泥鳅怎么养

一、泥鳅饲养要点:清淤消毒:池塘一定要进行淤泥的清理,清理后再进行曝晒处理。一般在泥鳅苗入池的前30天,就要曝晒,将池塘的底部晒成龟背状,可消灭池塘里的微生物。在放养泥鳅苗种前一周左右,可以采用生石灰消毒。

1、泥鳅属温水性鱼类,应将其饲养在在15至30摄氏度水温范围内;

2、泥鳅属杂食性鱼类,可将米糠,麦,蝇蛆用作饵料投喂,日投三次即可;

3、泥鳅的饲喂过程中,应适当地补施有机肥,但在施肥时,一定不能过多过频,需勤换池水,一般10至15天换水一次;

4、要捕获泥鳅,首先应将池水放干,采取捕大留小的办法,以确保池内有一定数量的鳅苗,利于继养和高产;

5、 随着鳅种的生长,应逐渐加深水位到应有的深度,春冬时期较浅,炎热高温时较深,并经常注入新水,保持良好的水环3.饲料的形式境。

泥鳅在鱼缸里怎么养

1、养泥鳅要具备的多喂食啊。条件

1、泥鳅属温水性鱼类,生活在15—30℃范围内,饲养在最适24—27℃的水温范围。选择光照良好,温暖通风,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3公里内无污染源的场所建造饲养池。养鳅池土质为中性或微酸性黏质土壤。面积100~300平方米,池深80~100厘米,水深30~50厘米。

2、雌雄泥鳅的鉴别方法,可观其外表:雄的头尖,胸鳍窄长,身体与尾端一样粗细,尾尖上翘鳍条基部有一骨质薄片;雌的头呈椭圆平型。雌鳅的产卵力极强,一条雌鳅初夏至初秋能产4000粒以上的卵,一般年产2—3次,产卵万粒以上。

3、由于泥鳅属杂食性鱼类,所以无论米糠,或者麦、蝇蛆都可以作饵料投喂,一般日投三次即可。投喂量一般据采食情况自行确定。

4、泥鳅的饲喂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补施些有机肥,但在施肥时,一定不能过多过频,并且要勤换池水,一般10—15天换水一次。

5、随着鳅种的生长,逐渐加深水位到应有的深度,平时浅一些,炎热高温时可加深一些,并经常注入新水,保持良好的水环境。

养泥鳅要具备什么条件怎么养

1.泥鳅属温水性鱼类,生活在15—30℃范围内,饲养在最适24—27℃的水温范围。

养泥鳅要具备池塘条件、水质条件等条件,养泥鳅要从清淤消毒、饲料选择、日常管理等方面去养。家庭养泥鳅的方法:

水质条件:养殖泥鳅的时候,虽然对水源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但是也不能让水源有污染。所以水质要干净,池塘是能靠近水源,这样才能方便后期往里面加水。池塘水的深度不需要太多,不多在40至50厘米就行了。泥鳅的形态特征

饲料选择:泥鳅为杂食性小型鱼类,饲料来源很广,水蚤、蚯蚓、蝇蛆等是泥鳅天然的饵料生物,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投喂米糠、豆饼、豆渣、血粉、麦麸等。泥鳅的摄食量与水温密切相关,3月的日投喂量为泥鳅总体重的1%,4月-6月的日投喂量为泥鳅总体重的4%,7月-8月的日投喂量为泥鳅总体重的1%,9月-10月的日投喂量为泥鳅总体重的4%。

日常管理:要做到“二防、二勤、三早、四看”,即防逃、防病,勤巡塘、勤作日记,早清塘、早开食、早放养(延长泥鳅生长期),看泥鳅活动和摄食情况、看天气变化情况、看水质变化情况、看季节变化情况等决定饲料投喂量。

体长形,呈圆柱状,尾柄侧扁而薄。头小。吻尖。口下位,呈马蹄形。须5对(吻须1对,上颌须2对,下颌须2对)。眼小,侧上位,被皮膜覆盖,无眼下刺。鳃孔小,鳃裂止于胸鳍基部。鳞甚细小,深陷皮内。侧线完全。侧线鳞多于150。鳔很小,包于硬的骨质囊内。背鳍短,起点与腹鳍起点相对,具不分枝鳍条2,分枝鳍条7。

胸鳍距腹鳍较远,具不分枝鳍条1,分枝鳍条10。腹鳍不达臀鳍,具不分枝鳍条1,分枝鳍条5-6。臀鳍具不分枝鳍条2,分枝鳍条5。尾鳍圆形。

体上部灰褐色,下部白色,体侧有不规则的黑色斑点。背鳍及尾鳍上也有斑点。尾鳍基部上方有一显著的黑色大斑。其他各鳍灰白色。

泥鳅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泥鳅养殖大棚在冬季或早春的晴天上午10点至下午32.雌雄泥鳅的鉴别方法,可观其外表:雄的头尖,胸鳍窄长,身体与尾端一样粗细,尾尖上翘鳍条基部有一骨质薄片;雌的头呈椭圆平型。雌鳅的产卵力极强,一条雌鳅初夏至初秋能产4000粒以上的卵,一般年产2—3次,产卵万粒以上。点取下塑料棚覆盖的稻草,其余时间可以将稻草覆盖在棚上保温。夏季取下大棚塑料薄膜,可以在池塘总种植水生植物遮阳,秋季和晚春再把薄膜改善,晚上用稻草覆盖。

1、泥鳅苗放养

2、使4、到管理用方法

在泥鳅幼苗放养后半月后,主要以天然饵料为食,适当的补喂一些鱼粉、豆饼以及饵料,日投喂量占体重的2%,待夏季泥鳅生长到5厘米长势,改喂全价配合饲料。投喂量不宜过多,宜在泥鳅2小时内吃完为好,投喂是要将饵料投放到食台附近。

3、水质调节

大棚养殖泥鳅对于养殖技术要求较高,养殖户应该掌握较好的调水技术和防病技术,采用大棚养殖泥鳅,大大棚内的池塘应该及时充氧,并且要定期检测水质,透明度应该保持在25厘米以上。大棚养殖泥鳅可以适当的减少泥鳅放养密度,这样能增加泥鳅出池规格,提高收益,大棚养殖泥鳅因为饲养密度较高,所以一定要注意好泥鳅的疾病防控技术。

泥鳅怎样养才能长得快呢?

2、怎样养泥鳅

泥鳅养殖方法:3泥鳅的养殖水质以黄绿色危害,透明度保持在20-25厘米之间,pH值在7.5左右,7-8月份水位保持在80厘米以上,一旦水色过浓要及时换水,一般每隔10天换水1-2尺,每次换水三分之一左右。.

2、清池消毒

鳅种放养前15天用生石灰清池消毒。留池水10厘米深,每平方米用生石灰100克化水全池泼洒。

鳅种放养前用3%的食盐水浸浴消毒10分钟。选择晴天中午每平方米放体长3~4厘米的鳅种50~60尾。

4、饲料投喂

泥鳅食性杂,水中的小动物、植物、微生物及有机碎屑等都是它喜欢的食物。人工饲养还应投喂蛆虫、蚯蚓、小杂鱼肉、蚌肉、鱼粉、畜禽下脚料等动物性饲料及麦麸、米糠、豆渣、饼粕等植物性饲料。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投喂。投喂量视水质、天气、摄食状况而定,水温适宜时每天早、中、晚各投喂一次,水温较低时每天上午、下午各投喂一次。投喂量占在池泥鳅体重的百分比:3月,1%~2%;4~6月,3%~5%;7~8月,10%~15%;9月,4%。不同水温条件下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投喂比例:水温低于10℃或高于30℃时,少投或不投;水温11~20℃,植物性饲料占60%~70%,动物性饲料占30%~40%;水温21~23℃,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各占50%;水温24~29℃,植物性饲料占30%~40%,动物性饲料占60%~70%。

5、水质管理

泥鳅放养后,根据水质肥瘦情况适时追肥,培养浮游生物,使水体始终处于活、爽的状态。水温达到30℃时,及时更换新水,并增加深度,以降低水温,防止浮头。发现泥鳅时常游到水面吞气时,表明水中缺氧,应停止施肥,立即注入新水。越冬季节,12月至次年2月可不投喂,只需增加池水深度,在池角放入猪牛粪,以提高水温,确保泥鳅安全越冬。

每天早晚各巡池一次,检查泥鳅的活动、吃食、病害等情况,同时,观察养殖池有无渗漏水,泥鳅有无逃逸现象,水泥池要每天清除残留饲料,做好日常记录。

泥鳅该怎么养??

池塘条件:苗种培育池面积在600㎡左右,池深在50㎝左右,培育池以下为养殖河里抓的泥鳅的方法:是土池,池底泥土要夯实,池四周离岸边1㎝左右的位置可栽种一些禾本科植物(如黑麦草、芦苇等),作遮荫用。在苗种下塘前用生石灰(150Kg/亩)全池泼洒,池水呈绿色时,可放入苗种。

说句难听的。。。泥鳅活在厕所的。。。。嗯你查百度

泥鳅(在欧洲称为气象鳅或气象鱼)虽然可以当作冷水鱼来养殖,但进口到欧洲的大多数个体都非常适应热带水族箱环境,对于不是太热的温水条件感觉良好。长大后变得非常喧闹,会无1、饲养池建造休止地搅动底质搜寻食物。需要非常有效的过滤器来对付被搅起的杂质。水草必须长得够壮或者使用盆栽的水草,否则会被拔起。应使用泥底或沙底。泥鳅对于各种条件要求都不高,性情平和,几乎什么都能吃。小泥鳅可以养殖在群落型水族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