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鱼养殖场地要求 甲鱼养殖方技术要点
3、建议采用水上颗粒料投喂模式,并设置足够数量的水上投料台,增加甲鱼的吃积,甲鱼吃料快且均匀,可减少饵料浪费,降低水质污染,同时,足够数量的投料台亦可作为甲鱼的晒背台和休息台。水下投料模式,适用于外塘一年期养殖甲鱼使用,避免北风强劲天气与阴雨时节带来的甲鱼应激,实现稚鳖养殖的顺畅进行。甲鱼又称鳖,甲鱼的养殖方法简单,对饲料要求不高,只要在堂前屋后开挖简陋的池塘就可进行饲养。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甲鱼养殖技术的几个相关问题。
池水深度要保持在0.8-1.2米。池底铺以20-30厘米的沙土。池埂的坡度要大,便于甲鱼的活动。
二、小甲鱼的养殖方法
在越冬前要多投喂动物内等脂肪含量较高的饲料,以利小甲鱼在体内积蓄脂肪,利于越冬。
成年甲鱼的摄食量大,粪便多,容易污染水体(富营养化),要加二、养殖甲鱼池塘(1)浅水区域的水压较小,而深水区域的水压相对较大,在浅水区域过冬可以减轻水压对于甲鱼自身的能量损耗。应当如何建造强对水质管理。饲料一是要投于食台(或池边斜坡)上,不能乱投,这样可及时清除残余饲料,减少对水质的污染。同时,每10天要加水一次。此外,每月每0.07公顷泼洒生石灰15千克(浆水),以调节水质和杀灭病菌。
四、鱼鳖能不能混养 鱼鳖混养不但可以,而且还有互相促进作用。鳖是以底栖生活为主的水生动物,如池塘中单养鳖,则大部分水域空间被浪费了。因此,应在鳖池中混养一定数量的鱼类,以发挥水域的潜在力。
养甲鱼水要多深
养甲鱼的水深在50厘米到120厘米之间,其中温室或春秋季节温度适宜时,水深要保持在50厘米,夏季温度较高时,水深要逐渐增加到120厘米,而且养殖甲鱼的过程中,要每隔3天换一次水,单次换水量为池水的四分之一。
甲鱼养殖的水深养甲鱼其实很养鱼不多,首先就是要注意水了,有河水是的,如果没有的话就眼用自来水困上两天三天,再把甲鱼放进去饲养。为多少
甲鱼的养殖条由于小甲鱼的消化系统已较发达,对饲料要求没有小甲鱼那样严格,因此可投喂鱼、动物内、新鲜贝类、蚯蚓等动物性饲料,也可投喂瓜果、菜叶等植物性饲料以及人工配合饲料。因为小甲鱼摄食量大,所以一定要定时、定量、定质、定点进行投喂。如果时饥时饱,就会互相抢食和争斗,影响其生长。件
养殖甲鱼要在避风向阳的场地建造池塘,并将其划分为新鳖池、稚鳖池、幼鳖池、成鳖池、3龄鳖池,然后利用生石灰对池塘消毒处理4、定期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大蒜素、免疫多糖、以增强甲鱼自身机体免疫力。,再向其中泼洒农家肥,提高浮游生物的含量。
甲鱼的水质要求
甲鱼对水质要求较高,养殖期间要每隔3天更换一次水分,且单次的换水量为池水的四分之一,避免甲鱼无法适应环境,而且要定期巡视池塘,一旦发现池塘的透明度低于25厘米,则表示水质浑浊,要及时换水。
甲鱼深水养还是浅水养,池塘应该如何建造
在鱼缸里面需要有一个能让甲鱼上岸晒太阳的台面,甲鱼是两栖动物,所以这一点对甲鱼来说是非常重要的。1、甲鱼以浅水养比较合适。1、7-8月份是的繁殖旺季,将有大量的稚鳖孵出。一定要及时做好孵化收集工作,应加强稚鳖的强化培育和防病措施,稚鳖入池前必须用高猛酸钾和食盐等浴消毒,以防病菌感染。积极提倡养鳖户自繁自育,若到外地购入鳖蛋或稚鳖时,应加强检验检疫,并进行严格消毒,避免病菌带入。
2、如果是温室养殖,池塘水位深度控制在30-50cm左右为宜。如果是外塘养殖,池塘水位深度控制在50-120cm左右为宜(具体水位高低需要根据池塘结构进行调整)。
3、分级饲养。稚鳖池,水位深度控制在0.5m左右比较合适。幼鳖池,水位深度控制在0.8m左右比较合适。亲鳖池,水位深度控制在1.5m左右比较合适。成鳖池,水位深度控制在1.5-2m左右比较合适。
4、当养殖水位过深的时候,水中压力较大,会加大甲鱼肺部所承受的压力,不利于甲鱼生长。当养殖水位过浅的时候,会导致甲鱼皮肤干裂,同样不利于甲鱼生长。
2、池塘通常为长方形,东西朝向,可以延长日照时间实行团鱼池塘主养,收获500克/只的团鱼100~150只,亩效益6000~7000元。,有利于有益藻类的繁殖。
3、单口池塘面积不宜超过5亩,池塘宽度不宜超过50m,池塘深度以高于水位0.4m左右为宜。
4、池塘四周夯实(比如修建水泥墙或者是砌砖墙),避免甲鱼挖洞,导致塘壁塌陷,同时塘壁尽量修建成光滑的斜坡(水泥墙)。
6、在池塘位置修建小岛,为甲鱼提供晒背以及活动的地点。
7、池塘纵向两边搭设饵料台,与水面呈30-45°夹角,有利于甲鱼找到食物,躲避干扰。
8、在距离饵料台1m左右处,搭设边长为1.5m的木框,里面种植水葫芦。
甲鱼喂养用什么食物,甲鱼喂养需要多少水
二、甲鱼喂养需要多少水1、食物:甲鱼可以选择饲喂鱼虾、绞碎的鱼虾肉、蚯蚓、螺蚌肉、泥鳅、瘦肉、泥鳅、动物下脚料等动物性饲料以及水果、麦麸、豆渣、蔬菜等植物性饲料,每天喂2次,每次投喂体积与甲鱼头部大小相当。2、水位深度:一般情况下,水位深度高出鳖背3cm左右为宜,或者是将水位控制在甲鱼躯体厚度的2倍左右。三、成年甲鱼如何养殖
一、甲鱼喂养用什么食物
1、食物种类
甲鱼属于杂食性动物,在喂养甲鱼过程中,可以选择饲喂绞碎的鱼虾肉、小鱼、小虾、蚯蚓、田螺、蚌肉、泥鳅、面包虫、生瘦肉、鸡肠或鸭肠等动物性饲料(尽量投喂活物),同时可以补充饲喂适量的蔬菜、水果、麦麸、豆渣等植物性饲料。如果有条件,可以选择添加投喂鳖专用饲料。
2、饲喂次数及饲喂量
苗种放养一般情况下,甲鱼每天饲喂2次,每次投喂食物的体积以甲鱼头部大小为宜。
1、家庭饲养
(1)喂养甲鱼时,水位不宜过高。一般情况下,水位高度以高出甲鱼背部3cm左右为宜,或者是将水位控制在甲鱼厚度的2倍左右。
(2)定期换水,保持鱼缸中的水质干净(换水时,保留一半旧水,加入一半新水)。
(3)鱼缸中需要人工模拟布设陆地,供甲鱼休息、晒背。
2、人工养殖
(1)如果是温室养殖甲鱼,水位控制在30-50cm左右。如果是外塘养殖甲鱼,水位控制在50-120cm左右。饲养期间,随着甲鱼长大,逐渐加深水位。
(2)如果是分级饲养,稚鳖池的水位控制在50cm左右,幼鳖池的水位控制在80cm左右,成鳖池的水位控制在150-200cm左右,亲鳖池的水位控制在150cm左右。
(3)人工养殖甲鱼时,如果水位过深,会加大甲鱼肺部所承受的压力,进而影响甲鱼快速生长。如果水位过浅,会导致水温快速升高,甲鱼皮肤干裂,同样不利于甲鱼快速生长。
池塘怎么样养甲鱼
一、对甲鱼养殖池塘的要求外塘养殖作为我国甲鱼养殖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仿生态养殖的主要场所,良好的选址与规划为池塘建设前提,池塘规格、池塘结构、池塘进排水、池塘食台设计为外塘养殖池塘建设的主要内容。(2)甲鱼喜欢晒背,因此养殖场地应当保证有足够的光照。
一、场址选择
1、甲鱼作为两栖动物,喜静怕扰,场址需避开喧闹场所,尽量避免于车流密集地区设场。
3、水源清洁(江河、湖泊、山泉、地下水均可),取水便捷、足量,无枯竭季节。水源上游无污染源,需避免的污染源包括化工污水、农田废水、生活污水、果园农污染。
4、场地土壤为保水性能良好的粘土或壤土。
5、排水通畅,无洪涝隐患,池塘能自然排干水。
二、 小乌龟可以不可以直接用自来水养 可以是可以,当时长时间自来水养可能会得腐甲病噢。池塘结构设计
1、池塘形状:通常是长方形,以东西朝向为宜,可延长日照时间,有利于藻类的繁殖,并可减少水面的风浪。
2、池塘面积与水深:池塘宽度不宜超过50m,单口池塘面积不宜超过5亩。养殖过程中池塘水位为1米左右,因此池塘深度一般高于水位0.4米左右即可。
3、池塘四周应浇灌水泥浆或砌砖,避免甲鱼挖洞造成塘壁塌陷。水泥浆面浇灌成斜坡并尽量光滑。水泥壁泥底池塘,可以配套作为小甲鱼繁育池,池面覆盖防鸟网。
4、如果池塘四周是浇灌水泥浆的,则池塘四周应用瓷砖、石棉瓦等材料围成防逃墙。亦可通过模具、方砖等建筑材料与池壁底部向池塘中心延伸,现成T字型池壁,如图二所示。
三、投料台与晒背台设置
1、一般在池塘的纵向两边设置投料台,如果池塘宽度较大或食台设置不够,则中间也要架设投料台以便于巡塘和投料。
2、一般使用石棉瓦、木板、及网布制作投料板,可以充分利用石棉瓦上的凹槽投放软颗粒饲料。投料板与水面成30度角放置,投料板板面宽2/3处取水位线(即水淹没的位置),软颗粒饲料均匀的投放到石棉瓦露出水面的凹槽内。若使用木板作为投料台,需在食台中部设置横档,作为颗粒料投放处。网布食台四周使用木材固定,一般为水下投料模式使用,网布网目需小于颗粒料料径。
四、进排水系统
1、进水的管道需满足池塘用水,避免进水水流冲刷池壁。为避免对甲鱼产生应激,进水管装置挂虑网袋,让水顺着网袋流入池塘,也避免杂物和小杂鱼进入池子。
其它:我以前看过一套资料很有用,不过是收费的,哪个网站好像是叫什么甲鱼养殖内幕资料网自己找去看吧!。。
甲鱼的养殖新技术及注意事项,应该注意哪些?
(3)如果是2、池内的出水口设置在池底的低洼出,能让池塘的水自然快速排干,可以及时排出池底的淤泥。温室养殖,水体透明度保持在10-20cm左右。如果是外塘养殖,水体透明度保持在15-25cm左右。在养殖甲鱼的时候,一定要进行水质的清理,选择合适的养殖池,要保证足够的阳光照射,而且温度不能低于30℃,饲料的选择也要格外的谨慎,尽量选择动物饲料和植物饲料相互混合。
养殖我建议先把水装进一个桶里,然后盖上盖子,但是不可以盖紧,然后就这么把水放两三天再给乌龟换是的。的密度不要太大,应该注意科学的进行喂养,喂饲料的时候一次性不要喂太多,要注意消毒杀菌,及时的更换水,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避免阳光的直射,保持通风。
家养甲鱼水位怎么控制
1、养殖池应当修建在僻静的地方,池塘底质以粘土或壤土为宜,有利于保水。因为甲鱼能够承受的水压有限(正常情况下,随着甲鱼规格的逐渐加大,温室养殖池塘水位相应控制在30~50cm、外塘养殖池塘水位相应控制在50~120cm即可,当然,具体水位高低还要参考池塘结构等具体情况而定),如水位太高会增加甲鱼肺部所要承受的压力,不利于甲鱼的健康生长。5、在池塘四周修建防逃设施,高度以高出塘壁50cm左右为宜。
甲鱼对水质的要求有点高,不能太了,每次喂食的时候吃不完的食物是马上清走不然容易污染水质,是吃东西的时候在另外一个地方吃比较好。3、消毒
换水的时候不能全部更换这样会让甲鱼对新水不适宜的,换水的时候应该留一半的老水,加上一半的新水,而且换水不能换太勤,不然容易破坏掉甲鱼好不容易制造出来的氛围.
喂食,可以喂甲鱼是河鱼河虾,小肉块之类的,一天喂两次就可以了。别多喂,够吃就行,不然吃不完的还会污染水质。
可以放一些隐蔽物来遮挡一下甲鱼,甲鱼是有点胆小的,会有些怕人,为了给他制造一个好的氛围,放一些遮挡物来遮挡下。
甲鱼冬天在深水过冬还是浅水,甲鱼养殖注意事项
甲鱼养殖池塘大小均可,但不要小于10平方米,池宜开挖在避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清新、环境幽静的地方,也可利用低洼的水坑作为甲鱼池。为了防止甲鱼的外逃,四周必须有防逃设施,特别是进、出水口要牢固。甲鱼一般选择在向阳的浅水区或者是淤泥底部进行过冬。养殖注意事项:1、外界环境保持安静,并保证有足够的光照。2、水体氧气溶解量保持在3mg/L以上,温度变化幅度不宜超过3-5℃,水体ph控制在7-8之间,水体氨氮含量控制在0.3mg/L以下,亚氮含量控制在0.15mg/L以下,含量控制在0.1mg/L以下。3、每隔3-4天换水一次,每次的换水量为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经验证明,合理的池塘结构是甲鱼外塘养殖高产的基础条件。其主要结构要求为:
一、甲鱼冬天在深水过冬还是浅水
1、过冬区域
(1)甲鱼是变温动物,对于周围温度的变化比较敏感,当外界温度降低至15℃及以下的时候,甲2、甲鱼水陆两栖,具晒背的习性,日照资源丰富,利于甲鱼晒背。鱼一般选择在向阳的浅水区或者是淤泥底部进行过冬。
(2)在休眠期间,甲鱼停止进食,主要依靠喉咙部位的鳃状组织辅助呼吸器官进行呼吸(冬眠时间一般为每年的10月至第二年的4月份,长达半年左右)。
2、原因
(2)浅水区域的水体氧气溶解量要比深水区域的水体氧气溶解量高,能够保证甲鱼有足够的氧气。
二、甲鱼养殖注意事项
1、环境
(1)甲鱼比较胆小,外界环境的会影响到甲鱼的进食效率,因此为了保证甲鱼的正常生长,一般要求甲鱼养殖场地建立在安静的地方。
2、水体条件
(1)水体氧气溶解量保持在3mg/L以上,是5mg/L以上。
(2)稚鳖阶段时,温度变化幅度不宜超过3℃,幼鳖、成鳖阶段时,温度变化幅度不宜超过5℃。
(4)水体ph控制在7-8之间比较合适。
(5)水体氨氮含量控制在0.3mg/L以下,亚氮含量控制在0.15mg/L以下,含量控制在0.1mg/L以下。
(1)饲养期间,池塘每30天使用一次漂进行消毒(使用浓度为1-2mg/L),或者是使用生石灰化浆全池泼洒(使用浓度为50-60mg/L)。
4、换水
如果是幼年甲鱼,每隔3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三分之一。如果是成年甲鱼,每隔4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四分之一。
甲鱼可以用自来水养吗?
3、切实做好防病工作。7-8月份甲鱼易发生的病害主要有腐皮病、穿孔病、白底板病、腮腺炎、疥疮病等、应积极采取防范措施。温室养鳖池应注意水质改良,定期消毒,适时换水,饲料中添加原露或免疫多糖等增强整体的抗病能力,把好苗种质量关,养殖的甲鱼要选购体重健壮、健康无病的鳖种。放养入池前必须用物严格消毒,定期进行水质调节和水体消毒。一般每隔20-25天用二氧化碳、溴氯海因、原露等环保物交替使用消毒。用河水,坑水或井水来饲养甲鱼,自来水都是消过毒的,可能没有养分和营养了,不要用自来水来养。
可以是可以,当时长时间自来水养可能会得腐甲病噢。
望龟的营养食品:龟的饲料通常有一般营养成分,以及营养成分高的食品,其实两者均含有蛋白质、糖质、钙、铁、磷、钠、钾、维他命A、维他命B1、维他命B2、维他命C,只是营养份量不同,若想清楚了解,请留意以下。采纳!
短时间可以,长期的话还是不要了,毕竟很多自来水里面的氯都有点超标。
如果一定要用,是将水暴晒一、甲鱼深水养还是浅水养48小时以上再来使用。
望采纳!
甲鱼夏季养殖4个注意事项(甲鱼夏天怎么养)
为了保持适宜水温,在甲鱼以浅水养比较合适。1、温室养殖,池塘水位深度控制在30-50cm左右。2、外塘养殖,池塘水位深度控制在50-120cm左右。3、分级饲养时,稚鳖池水位深度控制在0.5m左右,幼鳖池水位深度控制在0.8m左右,亲鳖池水位深度控制在1.5m左右,成鳖池水位深度控制在1.5-2m左右。不同季节调节不同水位。春季保持50-80厘米,有利于水温提高,使成年甲鱼早开食;夏季加深水位,起降温防暑作用;秋季要保持高水位,减缓水温下降,利于越冬时的保暖。2、温室养殖甲鱼,因室内气温较高,应注意通风换气,并加强水质的调节和饲料的合理投喂。从温室移至外塘进行养殖是,应注意温不要太大,搬移时选择在早晨阴凉天气,作时尽量减少损(2)甲鱼体表消毒可以选择2-4%食盐水浸浴5分钟左右,或者是使用15-20mg/L溶液浸浴15-20分钟左右,或者是使用30-40mg/L聚维酮碘溶液浸浴15-20分钟左右。伤和相互撕咬,以免入池后发病。
如何高效养殖甲鱼,高效养殖甲鱼方法?
要求环境幽静、避风向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池塘面积10~20亩,水深1.5米,池坡比1:2,池塘淤泥深20厘米左右。每亩使用生石灰100~120公斤或漂10~15公斤清塘消毒,并栽种苦草、眼子菜等沉水植物。1.充分综合利用团鱼混养优势:水体
团鱼虽然大部分时间生活于水中,但也常潜居水底泥中,或上岸晒甲、活动,使水体常处于空闲状态,与鱼类混养时,团鱼和鱼不会发生生态中的共栖矛盾,既养团鱼又养鱼可以大大提高水体的利用率。有人试验证明,团鱼鱼混养池的经济效益比单养鱼类对照池提高1倍以上。
2.团鱼对水体的培肥和净化作用
在单独饲养团鱼的过程中,由于大量有机废弃物如残存饲料及团鱼粪沉入水底,积累的有机物经细菌分解,不仅大量消耗氧气,使有机物耗氧负债增大,还使浮游生物过量繁殖,造成水质污染,影响团鱼的正常生存。而当团鱼鱼混养时,养团鱼的残留饵料与团鱼粪不仅可供鱼类摄食,而且团鱼的物中氮、磷、钾等含量较高,对池中水质起到培肥作用,致水中的氨氮、含量大大提高,使鲢鱼的饵料——隐藻等藻类得以大量繁殖,且经久不衰,同时底栖生物也大量繁殖,为鲢、鳙鱼和杂食性鲤、鲫、罗非鱼等的快速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大量的鱼粪及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的繁殖,又给团鱼的饵料生物螺、蚌的生长繁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样就形成了团鱼鱼混养的食物链和相互促进的新的生态平衡,也是团鱼鱼混养能够双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试验表明:7~10月间团鱼鱼混养池的浮游动、植物及底栖动物分别为对照单养鱼池的2.43倍和5.5~9倍。在团鱼鱼混养池中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的大量繁殖,为团鱼及混养鱼类提供了一定的生物饵料资源,节约了饵料。
团鱼鱼混养,不仅充分利用池塘本身的废弃物,减轻有机物耗氧所造成的负债,而且防止了池内浮游生物过量繁殖所引起的水质污染。因此还起到改善和稳定池塘水质的作用,保持了池塘适当的肥度和透明度,为团鱼和混养鱼类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团鱼有在水底爬行拱泥觅食的习性,可不断吃掉池底螺、蚌等底栖生物,以减少池内氧气和营养物的消耗,同时还能加速底泥中有机物的分解,使池水变肥,故有利于食浮游生物性鱼类生长,从而也起到降低有机物耗氧和缓解水质变化的作用。
团鱼混养案例介绍:
池塘条件
围栏可选用PVC板、石棉瓦和水泥板等,有条件的可砌成砖墙。一般围栏板高出堤面40厘米,并在四角处制作成弧形,同时沿着围栏用铁丝网或聚乙烯网围成1.5米以上的围栏。
食台及晒台的设置
晒台用木板或毛竹做成矩形晒台,每个3平方米左右,固定于池塘,每亩池塘设置3个左右。食台用木板做成1.2米×0.8米的长方形,长边一边带有边沿,每亩设置3~5个。
饲清明前后每亩移殖公斤螺蛳为团鱼提供活饵料,当水温达到18℃以上、团鱼自由活动时,每亩投放150~200克的团鱼种200~300只左右,5~6月每亩投放2~3厘米的抱卵青虾2000尾,150~克/尾的鲢鱼45尾,克/尾的鳙鱼15尾。苗种放养前均需要用20毫克/升的浴15分钟。料投喂
遵循"四定"投喂原则,团鱼饲料以蚌肉、螺蚬、小杂鱼、颗粒饲料为主。饲料要求新鲜、营养配比合理、不含有病原体和有毒微生物,日投喂量占在池团鱼总体重的4%~10%,投喂量以2~3小时内吃完为宜。
日常管理
每天巡塘检查,观察团鱼的吃食、水质变化、病害发生等情况,并根据池塘水质情况勤换水。另外,应加强防逃、防病、防盗、防敌害生物侵袭。
团鱼病防治
每隔20天使用对全池进行泼洒消毒1次,每天清洗食台,每3~5天清洗食台后用5毫克/升的漂或20毫克/升的溶液对食台消毒1次,在团鱼生长旺季,在饲料中添加一些中草或制剂防治团鱼病,禁止使用有残留的物预防团鱼病。
一般营养食物:高丽菜、番瓜、沙拉菜、蕃茄、胡萝卜、木棉豆腐等
营养成份高的食物:小松菜、大头菜叶、油菜花、萝卜菜叶等
龟忌禁的食品:其实龟亦有不宜吃的东西,如小黄瓜或莴苣,因两者营养成份十分之高。当中包括营养有蛋白质、糖质、钙、磷、铁、钠、钾、维他命A、维他命B1、维他命B2、维他命C,故在喂治乌龟前,要特别留意食物的营养成份是否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