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农场

如何高密度养殖草鱼冬片苗_草鱼高密度养殖技术视频-标清

梦想农场 1

武昌鱼的养殖技术

鱼苗繁殖

1、放养前人工繁殖鱼苗,可采取自然产卵或人工催产方法。用于繁殖的亲鱼在池塘中经过一年培育,也可以直接从天然水体中捕起选择。鳊鱼的雌雄鉴别比较容易,从鱼种阶段开始,雌鱼胸鳍的根鳍条薄而平直,雄鱼的厚则呈“波浪”形弯曲。性成熟后,雄鱼胸鳍的前数根鳍条的背面,尾柄的背、腹侧缘都有密集的“珠星”,用手摸有粗糙感,腹部较小,轻压后腹部有乳白色流出;雌鱼仅眼眶骨及背部有少量“珠星”,腹部膨大而柔软。繁殖时可选择成熟好的亲鱼,按配组并入产卵池,或先用激素进行人工催产,让其自然产卵授精。由于鳊鱼准备鱼种应选择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伤病的健康鱼种,观察其内、体表及鳃。放养前要进行鱼体消毒,使用3%的食盐溶液或氯制剂或溶液浸洗。密度1600尾/亩,8—12尾/斤,亩放花鲢5尾/亩,白鲢80—120尾/亩。

消毒、施肥培水池塘每两年清淤一次,挖出底泥,加固池埂。清塘一般采用生石灰清塘法、搅拌法和漂等物清塘法。

搅拌法:池中加水30-40厘米,用增氧机反复搅动底泥,然后将水抽干。

2、鱼种放养

清塘后三天注水,一周后放鱼。池塘注水要设80目筛绢网袋过滤,防止野杂鱼和敌害生物进入。饲养前期水深保持在0.8—1米左右,以后随着鱼的生长和水温的提高逐步提高水位,七月末以后要达到并保持水位。注水时间、注水次数、注水量要根据水源、水质、天气等情况灵活掌握。正常情况下每15—20天注水一次,每次使水位升高15—20厘米。注水时间应安排在半夜开始,最迟到第二天下午2:00以前结束。每次数注补水的累积时间不应超过42小时,以保持水环境的相对稳定性,减少对投饵的影响。

3、武昌鱼生长情况

在试验期结束时,经专家组对西8号10亩池塘实地抽样测产,随机抽样30尾,平均体重763.5克,体长26.07厘米,体宽4.07厘米,体高13.03厘米,亩产量1145.25公斤。

武昌鱼年产量6241吨,年增产值1500万元,年增利润350万元。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健康养殖技术养殖的武昌鱼,质量很好,首先表现在规格上,在亩放1000—1600尾的密度情况下,经180天的饲养,鱼体规格平均达1.2-1.4斤/尾,较好的达1.5斤/尾。其次是耐运输,我们采用活鱼车运鱼从天津到长春运输15小时,成活率均为;从天津到兰州运输38小时,运输成活率为95%。第三是鱼的体色好,肌肉饱满,市场认可。武昌鱼年产量6241吨,年增产值1500万元,年增利润350万元。

边鱼养殖技术 - 百度

团头鲂又称武昌鱼,肉质细嫩,味美好吃。它不仅能在一般淡水中生活,即便在含盐量较高(5‰左右)的水体中也能生存良好。实践证明团头鲂的优点是草食性,饲料来源广,增产潜力大,成鱼池中每亩搭配饲养100-300尾,可增产25-50公斤,人工繁殖简单。尤其是疾病少,可以弥补草鱼不足之处。其生长亦较快,12厘米左右的鱼种养一年可达500克左右。一、团头鲂的繁殖1、亲鱼的培育。 每亩水面放0.8-1.5公斤的亲鱼80-100尾,并可混养鲢、鳙鱼4-5尾。为避免,应在每年冬或开食前把雌雄鱼公开养。临产时再并池。团头鲂的雌雄鉴别较易,即雌鱼胸鳍的根鳍条薄而平直。雄鱼则厚而呈波流形弯曲,性成熟时胸鳍的前数根鳍条的背面有“珠星”,用手抚摸有粗糙感。2、繁殖方法。团头鲂的繁殖期,一般比鲤鱼稍迟,即水温20-29℃之间。选用雌鱼腹部膨大柔软,泄殖孔稍突而红润。雄鱼轻压后腹部有流出者都能获得较好效果。自然产卵:先将产卵池进行生石灰消毒,一周后放入清水,按雌雄亲鱼1:1或2:3并入一池,然后放低池水,使鱼背微露水面,傍晚注入新水至0.8-1 米水深。再把棕榈片或水草(扎成把)插在进水口附近,继续以微流水,以促其产卵。如经三次仍不产,可改人工催产。人工催产。采用丙酮干燥鲤鱼脑垂体,每公斤雌鱼注射5-10毫克或绒毛膜500-1000单位/公斤,雄鱼减半。一般注射后6-16小时即能产卵,故多在今晚注射,使其在拂晓产卵。受精率一般在80%以上。约经38-40小时孵出鱼苗。其孵化池不宜过大,水深1米左右。二、团头鲂的苗种培育鱼苗下池前半月左右,将鱼池消毒,并施足基肥,每亩施猪、牛粪尿、人粪等300-400公斤。每亩放鱼苗10-15万尾。经施肥一周后的池塘鱼苗下塘便可吃到小型浮游动物(轮虫和枝角类)。并应注意水体中天然饵料是否丰富,如水质不肥,应加肥料,同时投喂豆浆。经15-20天长到1.5-2厘米时便可出池分养。分养时每亩可放养4-5万尾,这时仍以施肥为方,隔日投喂豆饼浆,并可加喂小浮萍。经一个月左右,养成体长4-5厘米时再进行拖网分养,每亩放养密度6000-8000尾,这时投喂小浮萍等和豆饼浆。后期可喂新鲜旱草、浮萍等。到冬季体长可达10-13厘米。三、团头鲂成鱼饲养团头鲂的食性和草鱼相似,能最经济地利用天然水体中的饵料资源,因其不易受疾病侵害,故可大量投草而无忧,且在大、小水面都可以饲养。以团头鲂为主的池塘,每亩水深1.5-2米,可放养10-13厘米的鱼种600-700尾,并搭配鲢鱼种尾,鳙鱼种50尾。注意事项为团头鲂的鱼苗运输,一般应在体长达1.5-2.5厘米之后进行,以提高成活率。

您说的是鳊鱼吧,鳊鱼养殖技术如下,希望对你有帮助。物消毒:在北方地区一般用漂或氯制剂,如有条件的池塘方法是晾晒。

鳊鱼因其身体侧扁,头部很小,呈圆形,故曰团头鲂。团头鲂体态丰腴,肉味鲜美,成长快,可达3千克。团头鲂也是草食性鱼类.维管束的苦草,眼子菜,轮叶黑藻等是它的主要食物;幼鱼在发育期兼食一部分动物性饲料。有机农业网鳊鱼

月底至6月初,即水温在20~29℃的时节为产卵期。在湖泊中,于水生植物繁盛的场所产卵,受精卵具粘性,附在水草或其他物体上发育。池塘培育的鳊鱼亲鱼,在繁殖季节,如有微流水或其他条件,能造成不集中的自然产卵。所以每年开春后,就要将雌雄亲鱼分开培育,届时人工催情,集中成批繁殖,生产鱼苗。

鱼卵为粘性,可使卵附着在人工设置的等鱼巢上,然后在静水中孵化。也可以采用人工采卵授精,然后将受精卵脱粘,再进行流水式人工孵化。其繁殖过程和作方法基本与鲤鱼相同。

苗种培育

鳊鱼鱼苗细小娇嫩,作时要细致小心。鱼苗下塘时,水质不宜太肥,出塘计数时不宜过于密集拥挤。鱼苗养成春片鱼种,常采用分级饲养法。

鱼苗孵出2~3天后,才逐渐脱离鱼巢自由活动,并开始摄食小型浮游动物。因此当鱼苗下池后,要每天适量施肥。脱粘孵化的鱼苗,亩放12~15万尾为宜。当鱼苗开口摄食时,先喂1~2次熟蛋黄,再喂几天黄豆浆,以后依水质肥瘦和鱼苗生长情况而决定施肥量。经15~20天饲养,鱼苗可长到2~3厘米,这时再分池饲养。

鳊鱼

成鱼饲养

养殖方式有池塘主养或混养,有在水草较丰茂的湖库水面粗养,有利用网箱进行集约式养殖。主养鳊鱼,在水深1.5~2米的池塘,每亩可放冬片鱼种600~800尾,配养鲢、鳙鱼种200~300尾,饲养一年团头鲂个体可达500克左右。它的生长速度在三龄以前较快。以后逐渐减慢。鳊鱼的食性和草鱼相似,所以能经济地利用天然水域中的饵料资源,同时也能摄食人工饲料,促进成鱼的生长。武汉市试验池塘主养鳊鱼,效果很好,其方法为:亩放尾重40克的鳊鱼越冬鱼种1220尾,配养尾重50克的白鲢鱼种200尾,尾重60克花鲢鱼种30尾,还适当放些高背鲫鱼种,使用“正大”083号饲料,饵料素数为1.8,投喂时用手撒均匀。平时注意水质管理,防止水质变坏和泛塘,昼夜池水中溶氧不低于2毫克/升。年终获得每亩500千克的产量,其中鳊鱼350千克,平均尾重为0.35千克。

边鱼养殖技术 - 百度

生石灰清塘:应先把生石灰发开,趁热均匀撒遍池底及坡面,然后把池底石灰和底泥搅拌均匀。

您说的是鳊鱼吧,鳊鱼养殖技术如下,希望对你有帮助。鳊鱼2~3龄可达性成熟,繁殖季节比鲤、鲫鱼稍迟,比家鱼稍早。长江中下游地区多在4

鳊鱼鳊鱼2~3龄可达性成熟,繁殖季节比鲤、鲫鱼稍迟,比家鱼稍早。长江中下游地区多在4

月底至6月初,即水温在20~29℃的时节为产卵期。在湖泊中,于水生植物繁盛的场所产卵,受精卵具粘性,附在水草或其他物体上发育。池塘培育的鳊鱼亲鱼,在繁殖季节,如有微流水或其他条件,能造成不集中的自然产卵。所以每年开春后,就要将雌雄亲鱼分开培育,届时人工催情,集中成批繁殖,生产鱼苗。

鱼卵为粘性,可使卵附着在人工设置的等鱼巢上,然后在静水中孵化。也可以采用人工采卵授精,然后将受精卵脱粘,再进行流水式人工孵化。其繁殖过程和作方法基本与鲤鱼相同。

苗种培育

鳊鱼鱼苗细小娇嫩,作时要细致小心。鱼苗下塘时,水质不宜太肥,出塘计数时不宜过于密集拥挤。鱼苗养成春片鱼种,常采用分级饲养法。

鱼苗孵出2~3天后,才逐渐脱离鱼巢自由活动,并开始摄食小型浮游动物。因此当鱼苗下池后,要每天适量施肥。脱粘孵化的鱼苗,亩放12~15万尾为宜。当鱼苗开口摄食时,先喂1~2次熟蛋黄,再喂几天黄豆浆,以后依水质肥瘦和鱼苗生长情况而决定施肥量。经15~20天饲养,鱼苗可长到2~3厘米,这时再分池饲养。

鳊鱼

成鱼饲养

养殖方式有池塘主养或混养,有在水草较丰茂的湖库水面粗养,有利用网箱进行集约式养殖。主养鳊鱼,在水深1.5~2米的池塘,每亩可放冬片鱼种600~800尾,配养鲢、鳙鱼种200~300尾,饲养一年团头鲂个体可达500克左右。它的生长速度在三龄以前较快。以后逐渐减慢。鳊鱼的食性和草鱼相似,所以能经济地利用天然水域中的饵料资源,同时也能摄食人工饲料,促进成鱼的生长。武汉市试验池塘主养鳊鱼,效果很好,其方法为:亩放尾重40克的鳊鱼越冬鱼种1220尾,配养尾重50克的白鲢鱼种200尾,尾重60克花鲢鱼种30尾,还适当放些高背鲫鱼种,使用“正大”083号饲料,饵料素数为1.8,投喂时用手撒均匀。平时注意水质管理,防止水质变坏和泛塘,昼夜池水中溶氧不低于2毫克/升。年终获得每亩500千克的产量,其中鳊鱼350千克,平均尾重为0.35千克。

武昌鱼的养殖技术

第二次分池疏养,亩放4~5万尾火片鱼种,培育以施肥培养浮游生物为主,同时可隔日投喂豆饼浆,还要加喂些瓢莎、小浮萍等植物饲料。经一个月左右时间,可养成4~5厘米规格的夏花,成活率可达80%左右。由夏花养成冬片鱼种,即第饲养。其方法与培育草鱼基本相同。池水的透明度一般保持在30厘米左右。放养密度一般每亩5000~7000尾,再搭配养10~20%的鲢、鳙和青鱼夏花。也可以在主养鲢、鳙鱼种池内搭配放养10~20%的团头鲂。下塘初期,喂瓢莎、小浮萍和豆饼浆等,以后喂紫背浮萍、轮叶黑藻或切碎的新鲜旱草等。入冬时,一般可长到12~15厘米,成活率可达90%以上。第二年养成鱼。

1、放养前准备饲养方法

消毒、施肥培水池塘每两年清淤一次,挖出底泥,加固池埂。清塘一般采用生石灰清塘法、搅拌法和漂等物清塘法。

搅拌法:池中加水30-40厘米,用增氧机反复搅动鱼苗繁殖底泥,然后将水抽干。

2、鱼种放养

清塘后三天注水,一周后放鱼。池塘注水要设80目筛绢网袋过滤,防止野杂鱼和敌害生物进入。饲养前期水深保持在0.8—1米左右,以后随着鱼的生长和水温的提高逐步提高水位,七月末以后要达到并保持水位。注水时间、注水次数、注水量要根据水源、水质、天气等情况灵活掌握。正常情况下每15—20天注水一次,每次使水位升高15—20厘米。注水时间应安排在半夜开始,最迟到第二天下午2:00以前结束。每次数注补水的累积时间不应超过42小时,以保持水环境的相对稳定性,减少对投饵的影响。

3、武昌鱼生长情况

在试验期结束时,经专家组对西8号10亩池塘实地抽样测产,随机抽样30尾,平均体重763.5克,体长26.07厘米,体宽4.07厘米,体高13.03厘米,亩产量1145.25公斤。

武昌鱼年产量6241吨,年增产值1500万元,年增利润350万元。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健康养殖技术养殖的武昌鱼,质量很好,首先表现在规格上,在亩放1000—1600尾的密度情况下,经180天的饲养,鱼体规格平均达1.2-1.4斤/尾,较好的达1.5斤/尾。其次是耐运输,我们采用活鱼车运鱼从天津到长春运输15小时,成活率均为;从天津到兰州运输38小时,运输成活率为95%。第三是鱼的体色好,肌肉饱满,市场认可。武昌鱼年产量6241吨,年增产值1500万元,年增利润3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