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可以学习田螺养殖技术
二、备好养殖池。 适合场地选择。田螺养殖场地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腐殖质土壤及交通方便的地方。有流水。螺池规格一般宽1.5—1.6来,长度10—15米,也可以地形为准,池子四周作埂,埂高50厘米左右。池子两头开设进出水口,并安装好拦网,以防田螺逃逸。同时,在养殖池中间稀栽茭白等水生植物,这不仅可提高土地产出率,而且又为田螺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人工养殖石螺的地方很多,比如水田、水沟、鱼圹、沼泽田、小溪等。无论在那处养殖,养殖池必须具备如下要求:①底部必须有一定厚度的淤泥;②水面生有藻类、红萍等水生植安全问题只要你自己注意点,找个比较好的酒店,晚上太晚不要独自在外,都没有什么可担心的。物;③水下及周围有供石螺栖息的遮荫物,如木条、竹枝、石头等。养田螺技术
三、放养时间与密度。 石螺的良好期是在3~11月间,母螺分批产子,每次可繁殖幼螺20~30只,一只母螺一年可繁殖150多只。根据这个规律和特性,放养时间可以从3~11月分期分批进行。石螺放养密度,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在水田、鱼圹、沼泽田等自然水域养殖,以每亩投放种螺600只为宜;若用人工开挖的水池来养殖,则种螺要投放多些,每亩可投放9000~12000只。生活习性。田螺是腹足类软体动物,喜栖息于冬暖夏凉、底质松软、饵料丰富、水质清新的水域中,特别喜集于有微流水之处。田螺届杂食性,摄食水中的微生物和有机物或水生植物的幼嫩茎叶等。田螺喜夜间活动,夜一、选好螺种。 螺种的选择对人们嗜食和经济效益有着密切关系。一般以选择体大外园、壳薄肉多、螺纹少、灰黑色的为好,如石螺、塘螺、河螺等。若体小长尖、壳厚肉少、螺纹又多以及色泽鲜艳的,则坚决不要,如石螺、螺丝等。螺种可直接从市场选购鲜螺,也可以自己到池圹、田中拾获。一般自己去拾获螺种既方便又节约了资金。间摄食旺盛。五、分批收获。 收获石螺要分批进行,切忌在石螺怀胎产仔高峰期进行。石螺在一年中的怀胎产仔高峰期是6月上旬、8月中旬和9月下旬,此时收获时也要选择地捞取成螺,多留母螺,以利于繁殖,增加产量和经济效益。
放养与管理
1.田螺放养密度。一般每平方米放养100—120个,同时,每平方米套养夏花鲢鳙鱼种5尾左右进行主体养殖。田螺放养时间一般都在3月份。
湖北 (或湖北周边的省份)哪些地方适合 一日游 或二日游?
4、投料饲养看你在湖北哪里咯?如果靠近武汉可以去江西九江,庐山,火车很快的。1、选点养殖
湖北武当山二日游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山街道新农村下厝嘴湾等。根据查询百度地图得知,在黄石市有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红凡养殖场、小邹红虫蚯蚓养殖基地等多家养殖红线虫的企业,分别位于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山街道新农村下厝嘴湾、湖北省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山区汪仁镇分水岭村郭家楼湾。,宜昌三峡人家.杨家溪.
或者去江西秀峰天沐温泉都可以。
武当山,山上住宿一般50-80一晚,门票210,包上下山大巴车.
雷庄镇的产品基地
4.田螺越冬管理。当水温下降到8—9℃时,田螺开始冬眠6、捕捞收获,冬眠时,田螺用壳顶粘土,只在土面留个圆形小孔,不时冒出气泡呼吸。田螺在越冬期不吃食,但养殖池仍需保持水深10—15厘米食用菌基地。以新农村、颜庄、石佛口村为主,形成规模发展,涉 及杏鲍菇、秀珍菇、茶树菇等17个普通及珍稀菌种,基地建有大型冷藏设备,颜庄村深加工龙头企业基本建成,基地协会组织不断完善,促使基地的食用菌产业形成供销两旺局面。。一般每3—4天交换1次水,以保持适当的含氧量。湖北黄石红线虫养殖基地在哪里
石螺肉嫩味美,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水产品之一,特别是南方人把它作为席上佳肴。目前,大多数是靠在田里、鱼圹、河滩、湖边捞取野生螺而出售,故市场供不应求。近年来,有些农村专业户试用人工养殖石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实践证明,人工养殖石螺,具有繁殖率高、生长快、成本低、效益高等优点。这实在是农村中一项本小利大的好门路。现3.水质调节。一是螺池要经常注入新水,以调节水质,特别是繁殖季节,保持池水流田螺在捕捞的时候要有选择地捞取成螺,多留母螺,可以分批收获。盛夏、初秋水温较高,中午田螺多躲在泥土、草丛间,必须于早晨、傍晚拣拾,也可排水拣拾。每放养100个母螺,年产可达100公斤。动,尤其是高温季节,采取流水养殖效果更好。在春秋季节以微流水养殖为好。螺池水深度需常保持30厘米左右。二是调节水的酸碱度。当池水pH值偏低时,每平方米施生石灰0.15—0.18千克,每隔10—15天撒1次,使池水pH值保持7—8。将石螺养殖技术介绍如下:恩施泥鳅养殖基地地址
3、放养繁殖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根据查询百度地图显示,恩施泥鳅养殖基地地址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泥鳅养殖基地是一家专业从田螺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若低于15℃或高于30℃时田螺便停止摄食,10℃以下便入土冬眠。长江以南3~11月均可放养,若在自然区域内放养,每平方米投入11个种螺即可(3公8母)。如果挖水池单一养殖,每平方米可放100~500个,水层深度以0.8~1米为宜,池底保留一层10厘米以上的淤泥,便于田螺爬行、取食、栖息等,放养时雌雄螺一起放养即可自然繁殖。事泥鳅鱼苗养殖的基地,基地占地面积200亩,拥有现代化的设施和先进的技术。山上住宿+玩+吃 2天350-400
武汉江夏区基围虾养殖基地地址
5、繁殖管理四、饲料的投喂。 石螺是以水生植物的叶子、藻类等为食。若放养在肥沃的鱼圹、水田中可不必专门投饲;5.捕捞上市。田螺经过一年精心饲养,一般个体可达到10克以上。捕捞方法,可干池捕捞。捕捞时,要选择个体大的田螺作为亲螺培育,为翌年繁殖仔螺作准备田螺是我国传统的水产品,它肉质鲜嫩可口,风味独特,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硫、钙、铁元素以及组生素,是一种深受消费者亲睐的营养食品,农户利用小水面或稻田养殖田螺,可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若养在瘦脊或专挖的水池时,则要投喂了。投喂的饲料可用水生植物、藻类、瓜叶、青菜、动物尸体以及米糠、麸皮等。请问“石螺”有没有人养殖?养殖场在哪里可以找到?
我建议你去武当山,圣地,世界文化遗产.是目前湖北省内的旅游去处了.当一共从武汉出发带500元就够用了.然神龙架和忠祥也是.石螺养殖的技术介绍螺池建造。选择水源充足,管理方便,有流水,无污染的地方建螺池。池宽1.5米左右,长视其地形而定,一般10-15米,深30-50厘米。几个螺池排成行分级建造,池的两端对角处设进出水口。并安装防逃栅栏。两池之间筑建20厘米高的堤埂以便行走,池底铺垫10厘米厚的肥泥。池中可稀植茭白、芦笋、水浮莲、浮萍等水生植物,给田螺遮阳避暑,攀缘栖息和提供饵料,提高螺池利用率。螺池周围筑高60-80厘米的围墙或网片围栏。
田螺养殖技术
2.施肥投解。养殖池先投施些粪便,以培养浮游生物为田螺提供饵料。施肥量视螺池底质肥瘦而定。田螺放入池后,投喂青菜、米糠、鱼内或菜饼、豆饼等。青菜、鱼内要切碎与米糠等饲料拌匀投喂。菜饼、豆饼等要浸泡变软,以便于田螺摄食。投喂量视田螺摄食情况而定,一般按田螺总量的1%—3%计算,每2—3天投喂1次。投喂时间每天上午,投饵的位置不必固定,饲料隔开投放。当温度低于15℃或高于30℃时,不需投饵。田螺抗逆性强,疾病少,繁殖率高,对养殖场所要求不高,农村许多沟渠、水田泽地、池塘都可放养。若是开阔的池塘,水面上可放养红萍、水浮萍、水葫芦等遮荫,池中插上竹竿、木条等供田螺栖息,既可收水上绿肥做饲料,又可饲养田螺增加收入。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金口街南阳村东边湾。根据查询百度地图显示,武汉江夏区基围虾养殖基地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金口街南阳村东边湾。江夏区基围虾养殖基地已实现工厂化养殖“基围虾”,利用东海优质海水通过微生物降解水体中氨氮、亚硝氮等有害物质,并使用紫外线消毒灭菌装置,实现水体百分百循环使用,无污水零外排,占地50亩,温棚3组,虾池60个,年产量60万斤。
2、种螺搜集
田螺多为自然繁殖,人工养殖可从水田、茭白地、浑水沟渠中拣拾或去市场买,然后选择色泽淡褐、壳薄、体圆尾钝的鲜活螺作种螺。一般体重15~25克的田螺便达性成熟,在温度15℃以上便可繁殖,雌螺大而圆,雄螺小而尖。
田螺为杂食性动物,米糠、菜屑、瓜叶、动物尸体及商品饲料均可投喂,一般以水生植物类、土壤腐殖类、蔬菜瓜皮等为主食。肥沃水田,鱼从武汉到武当山旅游列车50元左右,来回100.螺混养或水面放养红萍、绿萍、水葫芦等洼地,可少投或不投饲料。
田螺系胎生动物,南方每年4~5月和9~11月是繁殖期,雌螺一般是分批产子,每只田螺每次可产20~30个小田螺,母螺产仔后需14~16个月才能再次繁殖,刚产出的小螺重0.5~1.5克,养6个月后可达3~5克以上,9个月便可达9克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