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业扶持的项目有哪些
从养殖面积来看,湖北省、四川省、湖南省、安徽省、江苏省、浙江省、贵州省与江西省稻田养殖的养殖面积较多,其中湖北省有45.99万公顷的稻田养殖面积,占全国总稻田养殖面积的19.84%。值得注意的是,贵州省虽然产量不高,但是拥有的稻田养殖面积较多,2019年时达到了17.9万公顷,占比达到7.74%。水产养殖业扶持的项目有哪些 休闲渔业 根据养殖水体条件,养鱼种类和规格、水域类型及养殖措施,淡水鱼类养殖又分为如下方式:
水产养殖业扶持的项目包括良种补贴、苜蓿种植补贴、畜禽养殖标准化创建、畜禽渔业标准化健康养殖、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建设项目、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建设项目。其中,休闲渔业是将旅游业、旅游观光、水族观赏等休闲活动与现代渔业方式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养殖、加工、流通、休闲服务等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协调发展,提高渔民收入。虽然休闲渔业有一定的挑战性,但目前已正在尝试。 法律分析:母猪饲养补贴政策、母猪保险政策、标准化规模养殖扶持政策、生猪良繁体系建设政策、生猪良种补贴政策、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沼气建设补贴政策、奶牛良种补贴政策、重大动物疫病免费强制免疫政策等。
法律依据:《水产养殖业增长方式转变行动实施方案》 条 以为指导,强化水产科技服务和管理体系建设,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优质安全水产养殖产品、促进渔(农)民增收,创建水产健康养殖区,建设县级水生动物防疫站和水产原良种场,大力倡导、推广水产健康养殖方式,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转变观念、创新模式、挖掘潜力、提高质量,推进水产养殖业从追求数量向数量与质量、效益和生态并重的增长方式转变。
水产行业现状与发展
做好池塘日记记录和统计分析 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近年来小龙虾养殖产量逐年上升,其养殖方式中占比的水稻养殖的养殖面积也逐年上升。除此之外,水稻养殖这一养殖方式的占比也逐年提升,2017年时有70.83%的小龙虾产于水稻养殖方式,到2020年这一占比已经达到了86.61%,养殖面积也从850万亩增长到了1892万亩。小龙虾稻田养殖之所以越来越受欢迎,主要是因为龙虾+水稻的方式既能帮助两者增产,还能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养殖户的养殖成本。
水产养殖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獐子岛(002069)、天马科技(603668)、大湖股份(600257)、好当家(600467)、ST东洋(002086)、御龙渔业(849)、ST昌鱼(600275)。
本文核心数据:小龙虾产量、小龙虾养殖占比、小龙虾稻田养殖方式、小龙虾稻田养殖好处
1、 小龙虾养殖规模
根据《渔业统计年鉴》,2014-2020年我国小龙虾(学名克氏原鳌虾)产量逐年增长,从2014年的在稻田养殖品类中,主要以小龙虾与鱼为主,2019年时稻小龙虾产量达到了177.25万吨,占全国稻田养殖总产量的47.61%;其次是稻鱼,产量为85.69万吨,占比为41.34%,稻鱼养殖中,主要以鲤鱼为主。65.97万吨上升到2020年的239.37万吨,复合增长率达到约24%。
2、 稻田养殖方式占比逐年提升
小龙虾稻田养殖面积逐年上升,其占小龙虾总养殖面积的比例也逐年上升,并且一直被作为小龙虾主流养殖方式。2017年时小龙虾水稻养殖占比为70.83%,随后逐年上升到了2020年的86.61%,提高了15.81个百分点。
小龙虾稻田养殖如此受欢迎主要是因为这种养殖渠道可以帮助小龙虾与水稻双丰收,小龙虾帮助以对稻田生长有害的生物为食,同时粪便还能作为稻田生长的肥料,减少肥料环境污染的同时增加水稻的产量,故而大多数小龙虾养殖户更乐意将小龙虾养殖在稻田里。
小龙虾在稻田养殖的过程中,有三种主要养殖方式,分别是稻田和龙虾连做养殖、水稻和龙虾的共同生长以及先养龙虾再种水稻,主要区别在于小龙虾投放进稻田的时间节点,同时在投放方式以及水稻质量要求上也有所不同。
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水产养殖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水产养殖发展成就
2、规划:池塘建设,规划要先行,选址选好的田、山垅田要进行统一规划,规划好路、池塘、猪栏、鸭舍、鹅舍、沼气池等位置及居住场所等。道路建设必须环绕池塘四周,一方面便于基础设施建设,如运输砖头、立电杆、架电线等;二是便于投放鱼饲料、夜间巡逻、观察鱼的动向和捕鱼时装车。合理规划好道路、猪栏、池塘等,对于拿饲料喂鱼方便,猪粪能够全部排放到池塘中。一是要协调内陆地区现代渔业发展,充分发挥内陆地区生态环境优势,加快转变淡水渔业发展方式,推动实现大规模、标准化、生态、淡水渔业产业化,完善和壮大渔业产业,突出区域特色,打造渔业品牌;要充分发挥渔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增强渔业产业带动效应,促进渔民发展,增收致富,服务苏区和老区发展。国有地方企业级别。湖北水产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湖北农业发展成员,位于湖北省鄂州市,是一家以从事渔业为主的企业,属于国有地方企业级别。该公司主要经营水产苗种生产、水产养殖、天然水域鱼类资源的人工增殖放流、渔业捕捞等。
第二,必须贯彻“绿水青山是金阴山”的发展理念,认真整改环保监察员反馈的问题,严格切实推进渔业生态环境保护,加强水产养殖尾水治理,鼓励采取改革、生物净化取排水等措施,开展集中连片池塘养殖区和工业水产养殖尾水治理, 促进水产养殖尾水资源化利用或达标排放,实现渔业优质发展和生态环境高价值。
如何把自家渔业发展壮大?
不学习专门的养鱼技术。雇专业的人来饲养。多扩建几个鱼塘。也可以找几个靠谱的朋友一起投资经营。
首先我们要保证自己的渔业近年来我国稻田养殖产量与面积均逐年增长,并且产量有加速增长的趋势,可见我国稻田养殖的效率提高,模式逐渐成熟。分省份来看,湖北是稻田养殖大省,产量与养殖面积均居全国首位;有着稳定的发展前途,时时刻刻观察环境的变化,天气的变化,因为天气时常会导致我们的渔业衰亡,其实我们还要关 a. 静水养鱼和流水养鱼注市场的变化
那么我们必须对自家池塘的水质进行改善,而且还要注意自家鱼塘的生态环境。还要经常学习相关的知识。
青虾养殖现状如何?
因此,人工养殖的数量与产量也在不断增长。目前,青虾养殖的产量还处在较低水平,一般亩22958产30~50千克。亩产可达90千克以上,最 轮 搞好轮捕轮放,也可搞轮作即上茬养成鱼,下茬养鱼苗;低亩产仅为5~10千克。养殖方法有单养、混养、稻田养虾和网箱养虾等。单养,是以单养青虾为主,养双季虾,一年大批上市2次;采用此法养青虾,一般亩产在75千克左右,收入在4000~5000元,亩净收入在2000~0元。
混养,分鱼虾混养、罗氏沼虾与青虾混养,还有鱼、虾、蟹混养;鱼、虾混养有鱼种池混养青虾、成鱼池混养青虾、青虾池套养夏花片子等方法,一般亩产青虾10~50千克左右。罗氏沼虾与青虾混养,一般先放罗氏沼虾苗,亩产青虾在25千克左右。稻田养青虾,一般亩产在10~30千克左右。
网箱养青虾,一年可养两茬,亩产可达200千克以上。由于青虾适宜温度范围广、养殖成本低、投资省、风险小、见效快、经济效益高、四季上市、捕捉容易等特点,水产研究所和养殖者都在努力探索青虾的养殖技术,同时养殖面积和产量也在逐年增加。但由于青虾对水质环境要求较高、个体小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青虾养殖业的发展。
近年来,由于水体污染,农的广泛使用,自然水域中水草的日益减少及人们的酷渔滥捕等原因,青虾的自然产量明显下降;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青虾的需求量越来越多,致使虾价不断上涨。本条内容来源于:农业出版社《农业发展报告》
150升水可以养多少15厘米左右的鱼
高产放养模式:7条。根据查询水产养殖网得知,水产行业每条15厘米的鱼需要20升的水容量,这是根据鱼类需要的氧气量和水的基础含氧量计算处的,所以,150升的水可以养7条15厘米 a. 在增氧受限制、不能冲水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167公斤;的鱼。在养鱼时,还要注意合理控制鱼的数量,避免过度拥挤导致水质恶化和鱼的健康问题。
湖北大明水产科技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
鱼种放养和收获、实际收获记录湖北大明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是2007年在荆州市水产科学研究所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成立的水产高科技企业。是一家以淡水水产品精深加工为主导,集水产苗种繁育、水产饲料加工、养殖微生态制剂、健康养殖、水产品进出口贸易和技术咨询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元化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在逐年增长的小龙虾养殖产量的背后,水稻养殖的面积也逐年上升。2017-2020年,小龙虾水稻养殖面积从850万亩增长到了1892万亩,近年来增速有所放缓,在2020年时是19.3%。司注册资金5000万元,占地面积800亩,公司总资产13049.3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5730.44万元,拥有5000亩生态养殖基地。“湖北大明水产加工园”一期工程占地60多亩,投资1亿多元,建有10000m2生产车间、5000吨冷库,以“鲜活美味渔悦人生”的品牌形象,创造性地开发出活鱼丸(含儿童成长鱼丸)、活鱼派、活鱼酱、活醉鱼、活鱼多、活鱼肉肠、活鱼冻、活鱼鲜等八大新品类新风味。公司坚持走“公司+养殖小区+农户+市场”的产业化开发模式,以服务支撑体系为纽带,联结大批养殖单位和养殖户与企业共闯市场,共同发展,从而使企业获得稳定优质的上游资源,确保企业长远的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目前,已带动农户总数5200户,带动养殖户直接增收4000多万元。
湖北水产公司级别
3. 以一种营养完全、物理性状好的颗粒饲料,按规定的 c. 池塘养鱼、稻田养鱼、河道养鱼、湖泊养鱼、水库养鱼、网箱养鱼、围网与围栏养鱼及工厂化养鱼等。和方法饲喂80%的鱼类。水产行业将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底质的要求:池塘底质是壤土,砂壤土,其次是黏土。最近30年,全球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在动物性食品生产中增长最快,而对水产养殖产品的生产贡献率。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水产养殖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最近几年,水产品养殖产量约占世界水产品养殖产量的2/3,其中,淡水养殖总产量多年来一直居世界首位,近年来每年以22%左右的速度递增,占全国水产总产量的42%;海水养殖有较久的历史,海洋水产品产量约占水产总产量的57.72%。
从量来看,2004年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我国的商品青虾主要靠采捕自然资源,产量低而不稳,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天然水域的青虾产量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对此,江苏、浙江便着手进行青虾生物学研究。60年代中期,青虾养殖开始起步;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科研人员利用青虾抱卵虾进行人工育苗及养殖试验,由于青虾养殖技术水平较低,池塘养殖青虾产量不高,规格不大,效益较低;80年代末至90年代,超强度的捕捞和水质污染,使得天然青虾资源量急剧减少,成虾价格大幅上涨,经济价值越来越高,青虾开始作为名、特、优品种和调整养殖结构的重点,其养殖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商品青虾已由原来依靠天然捕捞转向了人工育苗和人工养殖。截至2009年,全国青虾养殖产量209401吨,特别在华东地区的江、浙一带发展最快,广东、福建、河南、山东、湖北、湖南、江西等省紧跟其后。以江苏省为例,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摸索,池塘青虾养殖规模已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1.5万亩亩为非法定计量单位,1亩=1/15公顷。发展到现在的150万亩左右,养殖产量可达12930吨,尤以2000—2004年养殖规模发展最快,年突破200万亩。在养殖结构上,由原来池塘常规鱼和青虾混养,发展到青虾与河蟹混养、青虾与名特鱼类混养、青虾与鱼种套养、青虾罗氏沼虾或南美白对虾轮养(套养)和池塘青虾双季主养等多种模式。在养殖产量上,池塘主养单产已由原来70千克左右提高到100千克以上。在饲料品种的选择上,更加注重考虑青虾的营养需求和饲料的品质,池塘主养青虾大部分推广使用以全价颗粒饲料为主的饲料。在养殖方式上,更加注重环境与养殖的协调统一,产品质量与养殖技术应用的协调统一,积极推行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形成养殖环境、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青虾已成为水产养殖业发展的主导品种,更是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水产品产量为4247万吨;2015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6699.65万吨,比2014年增长3.69%。
水产养殖业发展趋势及前景
近年来,水产养殖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但小规模分散式的经营方式仍占主体,标准化、集约化加工生产的要求与传统分散的水产养殖生产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当前水产品质量安全仍存在不少隐患,水产品贸易市场仍面临质量安全因素不稳定的巨大压力。水产养殖只有走产业化之路,完善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各个流程,着重加强投入品的使用与管理,才能确保产品的安全和健康,实现长足的发展。随着水产品产量及需求的继续增加和出口规模的持续扩大,水产养殖产业化进程将不断加快。
而在水产养殖业发展迅猛的今天,水产养殖如何发展成高效益、低密度的养殖模式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养殖的高密度、低收益往往是制约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因素之一。在高密度的养殖作业中,鱼病虫害的发病率往往较高,收获的鱼类身体内往往残留有大量的农等化学残留物,水质也会因此恶化。在今后的水产养殖中,必然会在低密度的养殖环境中进行自然养殖,尽量避免农的使用及污染。
水产养殖的模式不再仅仅局限于单一性养殖,会慢慢趋向于复合型和立体型养殖模式。同时,。养殖业逐渐发展的今天,多品种的区域养殖将逐渐偏向于独一品种的特色化养殖,单一的养殖品种更加有利于形成强势品种,加强养殖业的地域独特性,拉大与周边养殖业的异,在激烈的养殖产业竞争中加大自己的养殖优势和竞争力。
今后随着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新产品、新技术的出现,将为水产养殖产业化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按照2000年以来的增长趋势,预计201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水产品消费支出540元,2022年将达到711元。
分养殖品类来看,稻小龙虾与稻渔为我国稻田养殖主要品类,其中稻小龙虾在产量与养殖面积方面都更胜一筹。
水产养殖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獐子岛(002069)、天马科技(603668)、大湖股份(600257)、好当家(600467)、ST东洋(002086)、御龙渔业(849)、ST昌鱼(600275)。
本文核心数据:稻田养殖面积、稻田养殖产量、分省份稻田养殖情况、分品类稻田养殖情况
1、稻田养殖产量与养殖面积逐年上升
稻田养殖是一种根据生态经济学原理在稻田生态系统进行良性循环的生态养殖模式,这种养殖方式可以在帮助稻谷增收的情况下,在水产养殖方面省工、省力、省饵料等。2015-2019年我国稻田养殖的的产量从2015年的155.8万吨增长到了2.3万吨,共增长87%,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7%左右,并且增速逐年加快。
养殖面积也逐年增长,2015年时为150.2万公顷,到2019年已经达到231.7万公顷,共增长54%,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1%。总体来看,稻田养殖的面积增速大多数时候慢于产量增长增速,可以说明稻田养殖的效率正在逐年提升。
2、湖北省为全国稻田养殖大省
在全国范围内,湖北省、四川省、湖南省、安徽省、江苏省、浙江省与江西省稻田养殖的产量较为突出,2019年时产量分别达到82.01万吨、40.1万吨、39.14万吨、36.7万吨、31.93万吨、15.17万吨与14.76万吨,占全国总产量分比例分别为28.15%、13.77%、13.44%、12.6%、10.96%、5.21%与5.07%。
3、稻小龙虾与稻鱼为稻田主要养殖品类
按面积来看,稻小龙虾的养殖面积最多,达到了1658.15万亩,占全国稻田养殖面积的总比例为61.06%;稻鱼为1439.41万亩,占比达到29.51%。
从当前稻田养殖主流模式来看,目前稻田养殖的主要方式有虾稻共作生态种养、鳖虾稻生态种养、虾稻共生模式、香稻嘉鱼生态种养模式、沼-藕-鳅生态种养模式等,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水产养殖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有句话叫做:养猪不杀猪,植树不砍树,养鱼不杀鱼,水产的水生物一样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