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塘比较小,养殖哪些鱼类能够化的利用鱼塘?
3、转变传统的养殖模式,即从年头放养、年尾收获的传统方式向适时放养、适时上市转变,以避开每年水产品价低时期集中出售产品。对于一些小型鱼塘的养殖来说,可以挑选一些淡水鱼类,比如鲶鱼,黑鱼,鲫鱼等,这些鱼类比较好存活,成本也比较低。
安徽小型水库养殖鱼 安徽水产养殖
安徽小型水库养殖鱼 安徽水产养殖
脆肉鲩对养殖环境要求都非常高。养殖池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排方便,池底泥沙少,池塘坡度1:3。最重要的是养殖池的深度一定要在2.5米以上,一来是要给鱼充分的游动空间,二来可以保持水温在20℃以下,因为脆肉鲩生性怕热喜冷。
可以养殖鲫鱼,鲤鱼,草鱼,锦鲤,螃蟹,小龙虾,乌龟,鲢鱼,这样就可以化的利用鱼塘,就可以提高鱼塘的收益。
这九种鱼利用率:草鱼、黑鱼、鲫鱼、狗头鱼、大头鲶鱼、金鱼、鲤鱼、罗非鱼、青头鱼
挖掘山区小型水库养殖效益的几种养殖模式
俗称杨花鱼、麻花鱼、夹竹、季朗鱼等。是我国淡水水域中较为名贵的中小型鱼类。其肉质细嫩,口味鲜美,出肉率高,成鱼规格大的可达0.5kg左右,市场价格高达22元/公斤。生长在水体中下层,是一种以无脊椎动物为主要食物的温和性鱼类。在人工3.鱼种规格问题。饲养条件下也摄食人工配合饲料,即使在冬季也保持较高的摄食水平,有较长的生长期,成活率高。可单养,也可作为套养品种。投放夏花专养,成活率可达80%。夏花套养在青虾养殖池中生长迅速,当年有60%可达到上市规格,养殖效益显著,是目前虾蟹理想混养品种。小型水库养哪种鱼比较好!
在以往的资料中,鳙鱼的食性定义为以浮游动物为主的温和滤食性鱼类,一般简单理解为以浮游动物为食,这是过去在天然环境低水平养殖条件下得出的。现在高技术养殖条件下,水体浮游生物以大型种类为主。鳙鱼是滤食性鱼类,对食物的选择决定于鳃耙间距,只要个体大于鳃耙间距的浮游生物均可被其滤食,鲢鱼的食物主要是个体小于50微米的浮游生物,鳙鱼的食物主要是个体大于50微米的浮游生物。在肥水条件下浮游生物主要是个体大于50微米的直链硅藻、甲藻、藻科、主养脆鲩鱼的池塘.脆鲩鱼投放量应掌握在总投放量的60%左右,条件较好的池塘,每667平方米可放脆鲩鱼500~550尾,搭配鲢鱼300尾,鳙鱼70尾,鲤鱼80尾(或鲫鱼150~200尾),还可适当搭配团头鲂。丝状蓝藻、大型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种类,正好是鳙鱼的滤食对象。养混合鱼;就是以草鱼为主,鲢鱼/鲫鱼
武昌鱼
比例是草鱼百分之70鲢鱼20其余的只能占10但鲤鱼要最少,因为鲤鱼是最让池塘浑浊的。
水库怎么样培水养鳙鱼?
鱼种供应时间和价格:水花4-5月,200元/万;夏花5-6月,0.25元/尾;冬片11-2月0.1元/公分。商品鱼市场批发价20元/kg鳙鱼(花鲢、胖头),由于其头部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成为人们喜食又实惠的一种食用鱼类。近年市场价格一直比较坚挺。鳙鱼生长快,病害少,容易起捕。当年苗种在一定条件下也能长到500~1000克,2冬龄能长到0克以上。
怎样养好鳙鱼,需要了解注意以下几点:
1.鳙鱼的食性问题。
因此,怎样提高鳙鱼的放养比例和产量就成为养殖生产中急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以往湖泊、水库鳙鱼的放养规格一般是13.2厘米左右大规格鱼种,养2年上市,养殖周期长,上市规格小,在现代技术条件下,要求每尾150~500克大规格鱼种。经过一年的养殖达到尾重2000克以上的上市规格。
4.放养模式问题。
传统的湖泊、水库等大水体虽然也采用施肥技术进行养鱼,但产量很少超过每亩100公斤,经济效益不高,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一是鱼种规格小,用每公斤20尾的大规格鱼种,回捕率低,成鱼规格小,一般每尾1~1.5公斤;
二是一次放种,一次起捕,上半年水中鱼的现存量少,造成水体资源浪费,下半年鱼的密度过大,天然饵料供给不足,脆皖鱼养殖方法中,脆鲩的鱼种必须要规格整齐,体质健壮,规格在100克/尾左右,其他搭配品种规格特别是鲤鱼种规格不得大于脆鲩鱼。生长速度减慢;
三是鲢、鳙鱼比例为3:1的放养模式不合理。
针对传统养殖的不足之处,现代大水体高产养殖:
一是用斤两鱼种即(每尾0.15~1公斤);
二是常年捕捞上市,即6~7月开始将部分长至1.5公斤以上的鱼起捕上市,剩下的鱼冬季起捕上市,成鱼规格有每尾1.5~2公斤和2.5~4公斤;
三是鲢、鳙鱼比例是1:4,甚至全养鳙鱼,价格高,效益好。
鳙鱼的养殖模式有水库施肥纯养鳙鱼;湖泊施肥主养鳙鱼;小型精养水体投饵施肥主养鳙鱼;小型精养水体施肥套养鳙鱼四种。
根据不同的养殖模式,放养模式也不同。笔者在6月底在用全价膨化料主养黄颡鱼塘内配养当年2厘米的鳙鱼苗,40多天就长至200克,8月月中又加放一次3~4厘米的鳙鱼苗。到11月基本长至500~700克。塘口观察到,尾重100~200克的鳙鱼可以有效进食小颗粒膨化料,这有力地促进了鳙鱼快速生长。
本人有个水库20亩水深有4到5米想养殖鲫鱼草鱼鳙鱼请知情人士告诉我可以放养多少条每个品种水面养鸭子
,鲫鱼20000尾
如果水质不好,则数量要下降,同时放养6000尾草鱼
,鲫鱼1500七是随着水产科技的提高,北方大力发展淡水养殖,现在是南苗北运多、而每年低档鱼北运逐渐减少。0尾
鲢鱼7000尾。
放养鸭子不能太多,200只够了,多了水质太肥容易缺氧。
一、混养比例要恰当
1.“吃食性”鱼类与“滤食性”鱼类的搭配比例:在投喂青草、精饵料而不施用肥料的池塘里,鲢鱼、鳙鱼(“滤食性“鱼类)主要依靠草鱼、鲤鱼等(“吃食性”鱼类)的粪便肥水所繁殖的浮游生物为食。因此,搭配放养鲢鱼、鳙鱼的数量应根据草鱼、鲤鱼等的放养量来确定。一般情况下“滤食性”鱼类,产量为“吃食性”鱼类的40%-50%。如果池塘施用肥料,鲢鱼、鳙鱼的放养量也应随之增加。
3.鲤鱼、鲫鱼等的放养比例:一般控制在总放养量的10%-15%,具体视精饵料用量和有机碎屑的我少而定,多则多放,少则少放。
同一种鱼类大、中、小规格的搭配比例:应根据分期捕捞的次数和套养的鱼种的搭配比例,按其重量分别为70%、20%、10%,而且要求规山区小(一)、小(二)型水库面积都在几十亩左右,面积不超过二百亩,其在以山区水田灌溉为主要功能的前提条件下,开展水库内小型网箱养殖很难保证养殖生产正常进行。如何提高山区小型水库的养殖效益成为很多养殖生产者最为关心的问题。笔者通过多年的基层水产技术推广工作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种提高山区小型水库养殖效益的模式,以供参考。一、增养鳜鱼山区小型水库往往水体深、水面小,积水面积广,水体交换量大,库区淤泥厚,难以清溏消毒,有的水库由于水质偏瘦,水温偏低,养殖个体生产速度缓慢,需两年甚至两年以上的时间才能达到起捕规格,这样必然会造成水库野杂鱼数量的急剧上升。由于野杂鱼占据养殖水体的空间,消耗水中溶解氧,并与养殖鱼类争食,同时还会传播疾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养殖鱼类的摄食生长。而一些常规的除野方法很难达到预期目的,通过增养鳜鱼、加州鲈、大口鲶等肉食性鱼类来控制野杂鱼的种群数量效果。起捕时这些高品质的养殖成品可以给养殖者带来额外的经济收入。在实际作中肉食性鱼类的放养密度视水库内的野杂鱼的种群数量而定,以鳜鱼为例,一般每亩水面增放规格总量为不5-超6㎝过的主翘养嘴鱼鳜的鱼5%苗。10-15尾,使格当次悬殊。采用一次性捕捞的,要求鱼种规格较大而且整齐,草鱼鱼种每尾50克以上,鲢鱼、鳙鱼每尾100克以上。
二、放养密度要合理
鱼类的放养密度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受供饵能力和水中溶氧的限制,在池地条件好、排灌方便的情况下,可以“以饵定放”,也就是说可以根据供给饵料的多少来决定鱼种放养的数量,饵料充足可以多放;反之,则应少放。
香鱼在小水库能繁殖吗
2、转变传统养殖的品种,从养殖低档、低值、低效益的品种向名、优、新品种、出口型养殖品种转变。拓展产品市场,选择适合本企业发展的销售方式。能。香鱼适应在淡水或半咸水水域中生活,对水质要求不严,耐低温,能在0~34℃的水体中生长。同时对盐度的适应范围也很广,一般能在盐度为15‰的淡水鱼种供应时间和价格:水花5月底-6月初,≤100元/万;夏花6-7月,价格≤0.10元/尾;冬片11-2月,0.05元/公分。商品鱼市场批发价36元/kg,上海和江苏市场价高。中生长,也能在盐度为30‰的咸淡水中生长,而且香鱼一年达性成熟,成鱼大多集中在与海相通的溪流中下游浅滩石砾处产卵,产卵场水温上限为22℃,下限为14℃,而小水库符合这个条件,所以香鱼在小水库能繁殖。
回山区老家承包小型水库,只要建一个长60米的堤坝 就是天然(L字型100亩)的水库。再养500只鸭。养什么鱼好
水深4-5米五,是养成鱼。淡水养鱼要讲究立体养鱼才能有较高经济效益,例如鲤鱼鲫鱼一般生活在水底,草鱼比较多生活在水面等。再加上养鸭,鸭屎一般是鲢鱼吃的,因此,考从立体养殖和食物种类的角度考虑。还有就是现在比较流行吃鱼头,因此,可以适当多养鳙传统的鲢、鳙鱼搭配比例是3:1,也就是3鲢带1鳙,分别是75%和25%,在这种放养模式下鳙鱼可正常生长,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鲢的价格越来越低,鳙的价格不断提高,这种以鲢为主的放养模式经济效益也越来越低。鱼(就是大鱼)。
脆肉皖鱼怎么养殖
2.鲢鱼、鳙鱼的搭配比例:鲢鱼、鳙鱼都是以浮游生物为饵料,前者偏好于浮游植物,后者偏好于浮游动物,它们在饵料上也存在一定矛盾,主要是鲢鱼争鳙鱼的饵料,鳙鱼又是竞争中的弱者,如果两者沸养比例搭配不当,鳙鱼在生长上就会受到抑制。因此,一般鲢鱼、鳙鱼的放养比例控制上4-5:1。脆皖鱼养殖方法包括养殖场地、脆化喂养、定期换水、活水塑身。
1、养殖场地
2、脆化喂养
脆肉鲩是用草鱼喂养出来的。前期完全按随着生物有机肥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水体藻相相应发生了根本变化,鳙鱼能摄食的个体大、营养丰富、易消化的种类,如直链硅藻、甲藻、隐藻,成为优势种群,浮游动物的生物量也很高,为鳙鱼成为主养鱼类提供了食物基础,据多年的生产实践,鲢鳙鱼的放养结构中,鳙鱼的比例小于20%或大于80%,鳙鱼的生长速度都较快,当鲢的放养比例在20%~80%之间时会抑制鳙鱼的生长速度。因此,鳙鱼作为主养鱼时,只能少量的搭配或不放养鲢鱼。照草鱼的喂养方式进行养殖,大约喂养上一年半的时间,草鱼长到5斤左右,就开始进行脆化养殖。脆化养殖就是改变投喂饲料,主要是投喂的东北蚕豆。
蚕豆不用粉碎,整料用清水浸泡一昼夜以上,使其浸透变软发胀,便于草鱼摄食、消化。草鱼吃了蚕豆以后,细胞密度增大,细胞壁增厚,那肌肉里面的胶原蛋白含量比普通草鱼增加了好几十倍,所以它就会变脆。一般投喂4个月后,草鱼就变成脆肉鲩了。
脆肉鲩对水质要求也很高,不仅要求水质清新、溶氧充足,而且养殖池内溶氧量不能低于5毫克每升。
4、活水塑身
要想让脆肉鲩肉质更加脆爽,就要让它们运起来,经常引进流水,在流动的池水里,让鱼儿快速游动,跳跃,在池里冲浪,减少脂肪积累,增加肌肉韧度。
水库适合养什么鱼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始农产品已从丰年有余转向常年有余,从大宗农产品过剩转为大多数农产品的普遍过剩,全球农产品结构性供过于求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占农业产值十分之一的渔业产品也不例外。新时期的渔业结构调整即是以市场为导向,分析水产品市场特点,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遵循其变化规律,预测今后水产业发展趋势,制订相应的对策,才能增产增收,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鲢鱼10000尾;鲢鱼
又令你水库其他鱼不受蓝藻影响 , 一举两得~
可以混养 , 有发展 , 如果想更有效益 , 可以在水库附近种果树,岸边养鸭之类的家禽 , 加里养鱼 , 很有前景~
我村有水库,如何用水库赚钱
所以养殖过程中要定期换新鲜清凉的水,在春冬季气温较低时每五天换一次水,如果在夏季气温高,水中氧气挥发快,细菌滋生也快,就必须2至3天换一次水,换水引用水质优良的水库、山溪水,也可以用河水,但必须保证水质清新无污染。在保证农业灌溉的前提下,对小型水库实行高产高效模式化养殖鱼类,平均667平方米(1亩)水面产鱼量可达300~330公斤,效益900~1000元。主要技术如下:
一、放养品种养殖品种以鲤、草、鲫、鲂、鲢、鳙市场价格较高(批发价在20—40元/公斤),既符合人们的消费习俗,又为消费者所普遍接受,无需市场推广,近年来人工繁殖成功,养殖技术逐渐成熟的一些品种,适合各类养殖户进行养殖.鱼为主。
二、放养模式1.以吃食性鲤、鲫鱼为主。每667平方米水面放养体重100~150克/尾的鲤鱼40公斤,30~50克/尾的鲫鱼10公斤,151~200克/尾的鲤鱼80公斤,51~100克/尾的鲫鱼20公斤。全面推广投喂配合饲料为主的精养技术,使用投饵机进行投喂。饲料中粗蛋白含量前期不低于30%,中后期降到25%~28%。始终坚持“四定”投喂,并定期投喂饵,防止鱼病的发生。2.以滤食性鲢、鳙鱼为主。可分主养鲢鱼和鳙鱼两种模式。主养鳙鱼的水库,每667平方米水面放养~500克/尾的鳙鱼20公斤及501~1000克/尾的鳙鱼30公斤,搭配400~800克/尾的鲢鱼10公斤。主养鲢鱼的水库,放养~400克/尾的鲢鱼20公斤和401~700克/尾的鲢鱼30公斤,搭配400~1000克/尾的鳙鱼10公斤
规模小怎么养殖淡水鱼养什么好
所以,脆化喂养时,除了保证投喂足量的蚕豆以外,还必须保证它们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和大量运动才可以让肉质变脆,而且池内的水温不能高于25度,温度太高,鱼肉也不会变脆的。科学饲养
鲤鱼一、淡水水产品市场分析
综合分析省内外水产批发市场2002年行情,普遍呈现以下特征:一是低档的四大家鱼在为菜篮子作出了重大贡献后,近年来量增价跌,价格上升已是“回天乏术”。
二是名优鱼如加洲鲈、鳜鱼等价格都存着市场调整的周期性,近几年虽是稳中有跌,但还能保持一定的价格优势。
三是甲鱼消费市场日趋成熟:鳖价稳定,销售量增加,企业(农户)效益有所提高。如桐庐县甲鱼养殖场(户)亏损面从去年的70—80%,今年只有10%亏损。温室甲鱼与外塘甲鱼始终保持4—5元/公斤价格,消费者已进入质量消费,品牌鳖销售量增价稳。
四是河蟹市场价格二级分化日益明显:一方面大规格优质河蟹价格依然高高在上,另一方面小规格蟹价始终在低价位徘徊,甚至出现高峰期的小规格河蟹价格(12元/公斤)低于大规格克氏螯虾(16元/公斤)的现象。
五是出口型品种,如鳗鱼、虾类、罗非鱼等受市场影响,价格有大起大落的市场反映,其中又以虾类最为明显。
六是以四大家鱼等为主的低档品种、河蟹和本地区不能自然越冬的品种,每年10—11月由于产品供大于求,价格往往跳水。
八是休鱼期对淡水市场价格影响不大。
二、发展思路和主要对策
一)掌握市场信息,做好市场定位、产品定位和企业定位,及时调整养殖结构,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早、人早我优、人优我廉”,在经营理念上实现四个转变:
1、转变传统渔业经营理念,从“渔——贸”的习惯向“贸——工——渔”转变。增加产品文化含量,实施品牌战略。树立与提升企业、产品形象的价值,在知名度提升的同时,提升美誉度,获取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双丰收。
水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养殖环境受“三废”影响而越来越。新问题、新品种、新技术层出不穷,只有善于学习、善于研究新问题、接受新事物、善于利用、使用人才和善于掌握信息的人才能在竞争中产于不败。
1、实施水产种苗工程,建立引种育种、良种繁育基地,引进、繁育、推广优质种苗,以提高成活率、降低生产成本。
2、推广无公害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利用免疫和生物技术成果,进行病害控制与养殖环境修复。如使用微生物制剂以改善养殖环境,改善生物机体代谢,调控体内环境,激活免疫系统,提高生物免疫力等方法,进行生态防病,减少发病,提高成活率。科学用,选用符合水产品生长的营养均衡的优质饲料,加强品质管理,生产出规格、质量符合市场需要的无公害、绿色产品。
三)规模化、集约化和贸工渔一体化是渔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我市现有含水产或水产类市级龙头企业16家,各种水产行业协会也日益增多,渔业正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和渔工技贸一体化方向发展。但目前还存在着许多家庭养殖形式,难辞传统养殖的习惯,导致技术不高而成本高、养殖品种分散,产品靠中介推销,生产力低、效益低的经营方式。在当今水产养殖的新潮中,已渐渐不适应水产业发展的形势。为适应我们加入“WTO”后水产业发展的要求,能经得起农业结构调整后的水产再发展的竞争,由养殖效益低的个体养殖户向适度规模的养殖户过渡,由效益低、技术低、资金缺的小规模养殖户向有技术、有资金、有养殖水平的、具有适度规模的养殖大户过渡,使经营大户或公司利用自有的优势(如资金、品种、技术项目、销售等),与广大养殖户和适度规模的养殖者在种苗、饲料配给、防治病、养殖技术、生产标准等方面相结合,开拓集约化经营,形成产、供、销服务一条龙多种养殖形式的现代化养殖体系,进而把我市水产养殖渔工、技、贸一体化推向新的高度,这是今后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三、养殖品种推介
回顾和总结去年(2002年)水产养殖品种的情况,除了鳖、青虾、河蟹等品种外,我们认为以下的品种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现逐一介绍并提出一些参考意见,供同行交流。
一)本地区土著品种
1、翘嘴红鮊
又称白条,个体大、生长快、肉质洁白、肉味细嫩又鲜美为鱼中上品,鲜食或腌食都十分可口,湖泊和水库的翘嘴红鮊资源日益减少,不能满足市场需要。适合池塘专养、混养和网箱养殖等,网箱养殖产量可以达到1—5万斤/亩。余杭区良渚特种水产苗种繁育基地业主何国平112亩池塘主养和混养翘嘴红鮊,市场销售与垂钓相结合,2002年平均亩净利润9622.67元,经济效益较高。
2、花鱼骨
一、淡水水产品市场分析 综合分析省内外水产批发市场2002年行情,普遍呈现以下特征:一是低档的四大家鱼在为菜篮子作出了重大贡献后,近年来量增价跌,价格上升已是“回天乏术”。 二是名优鱼如加洲鲈、鳜鱼等价格都存着市场调整的周期性,近几年虽是稳中有跌,但还能保持一定的价格优势。 三是甲鱼消费市场日趋成熟:鳖价稳定,销售量增加,企业(农户)效益有所提高。如桐庐县甲鱼养殖场(户)亏损面从去年的70—80%,今年只有10%亏损。温室甲鱼与外塘甲鱼始终保持4—5元/公斤价格,消费者已进入质量消费,品牌鳖销售量增价稳。 四是河蟹市场价格二级分化日益明显:一方面大规格优质河蟹价格依然高高在上,另一方面小规格蟹价始终在低价位徘徊,甚至出现高峰期的小规格河蟹价格(12元/公斤)低于大规格克氏螯虾(16元/公斤)的现象。 五是出口型品种,如鳗鱼、虾类、罗非鱼等受市场影响,价格有大起大落的市场反映,其中又以虾类最为明显。 六是以四大家鱼等为主的低档品种、河蟹和本地区不能自然越冬的品种,每年10—11月由于产品供大于求,价格往往跳水。 七是随着水产科技的提高,北方大力发展淡水养殖,现在是南苗北运多、而每年低档鱼北运逐渐减少。 八是休鱼期对淡水市场价格影响不大。 二、发展思路和主要对策 一)掌握市场信息,做好市场定位、产品定位和企业定位,及时调整养殖结构,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早、人早我优、人优我廉”,在经营理念上实现四个转变: 1、转变传统渔业经营理念,从“渔——贸”的习惯向“贸——工——渔”转变。增加产品文化含量,实施品牌战略。树立与提升企业、产品形象的价值,在知名度提升的同时,提升美誉度,获取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双丰收。 2、转变传统养殖的品种,从养殖低档、低值、低效益的品种向名、优、新品种、出口型养殖品种转变。拓展产品市场,选择适合本企业发展的销售方式。 3、转变传统的养殖模式,即从年头放养、年尾收获的传统方式向适时放养、适时上市转变,以避开每年水产品价低时期集中出售产品。 4、转变落后的养殖方法,从以猪、鸭等粪便喂养的低投入低产出的方式,向投喂优质全价饲料的健康养殖方式转变,积极发展个性化养殖。 (二)依靠科技进步,发展水产养殖 水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养殖环境受“三废”影响而越来越。新问题、新品种、新技术层出不穷,只有善于学习、善于研究新问题、接受新事物、善于利用、使用人才和善于掌握信息的人才能在竞争中产于不败。 1、实施水产种苗工程,建立引种育种、良种繁育基地,引进、繁育、推广优质种苗,以提高成活率、降低生产成本。 2、推广无公害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利用免疫和生物技术成果,进行病害控制与养殖环境修复。如使用微生物制剂以改善养殖环境,改善生物机体代谢,调控体内环境,激活免疫系统,提高生物免疫力等方法,进行生态防病,减少发病,提高成活率。科学用,选用符合水产品生长的营养均衡的优质饲料,加强品质管理,生产出规格、质量符合市场需要的无公害、绿色产品。 三)规模化、集约化和贸工渔一体化是渔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我市现有含水产或水产类市级龙头企业16家,各种水产行业协会也日益增多,渔业正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和渔工技贸一体化方向发展。但目前还存在着许多家庭养殖形式,难辞传统养殖的习惯,导致技术不高而成本高、养殖品种分散,产品靠中介推销,生产力低、效益低的经营方式。在当今水产养殖的新潮中,已渐渐不适应水产业发展的形势。为适应我们加入“WTO”后水产业发展的要求,能经得起农业结构调整后的水产再发展的竞争,由养殖效益低的个体养殖户向适度规模的养殖户过渡,由效益低、技术低、资金缺的小规模养殖户向有技术、有资金、有养殖水平的、具有适度规模的养殖大户过渡,使经营大户或公司利用自有的优势(如资金、品种、技术项目、销售等),与广大养殖户和适度规模的养殖者在种苗、饲料配给、防治病、养殖技术、生产标准等方面相结合,开拓集约化经营,形成产、供、销服务一条龙多种养殖形式的现代化养殖体系,进而把我市水产养殖渔工、技、贸一体化推向新的高度,这是今后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三、养殖品种推介 回顾和总结去年(2002年)水产养殖品种的情况,除了鳖、青虾、河蟹等品种外,我们认为以下的品种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现逐一介绍并提出一些参考意见,供同行交流 一)本地区土著品种 市场价格较高(批发价在20—40元/公斤),既符合人们的消费习俗,又为消费者所普遍接受,无需市场推广,近年来人工繁殖成功,养殖技术逐渐成熟的一些品种,适合各类养殖户进行养殖. 二)、引进品种(国内外) 均为出产地较的品种,本地市场对其接受程度不一,养殖户可根据各自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品种进行养殖。 三)观赏品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观赏休闲渔业的发展速度十分惊人,常温和热带观赏鱼的引进、开发、选育和生产已成为水产养殖业的主要行业之一,在广州、天津、、上海、杭州等大城市;观赏鱼的生产和销量均是十分巨大的,其前景和效益是十分可观的。近年来我国观赏鱼出口逐年上升,已成为主要出口国之一。 四)珍稀水生动物品种 这些品种均受保护,养殖户务必要办理合法的养殖和销售等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