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养虾需要什么条件和技术
池塘建设及放养前准备1、淡水养虾需要的条件
池塘条件:养殖河虾对于池塘有条件,一般选择3-5亩,水深15-25米,淡水水源充足、无污染和沙质底的池塘来养殖河虾,在养殖河虾前一周,要在池塘内施加腐熟的肥料来培养河虾所需的基础饵料。
饲养条件:在虾苗下塘后一个月内不必投喂,此时虾苗可以依靠池塘中的浮游生物为食,一个月后要投喂鲜鱼和贝肉等供虾食用,每天可以投喂2-3次,河虾的习性是昼伏夜出,所以白天投量占1/3,傍晚占2/3。
2、青虾2、淡水养虾需要的技术
定期清理:在养殖淡水虾时,还可以为虾定期的清理虾池。首先可以使用木棍适度的搅动虾池底部的水分,将水中发酵的有毒气体排出,也可以定期向虾池中撒入对虾无害的杀菌粉,防止水中滋生细菌,影响淡水虾的生长。
1、日本沼虾
日本沼虾就是日常生活中通常所说的河虾,这种虾在整个的分布都很广泛,所有的淡水水域中几乎都有这种虾的繁殖迹象,尤其以长江地区和华南地区的野生虾群最为巨大,其中太湖、洞庭湖和巢湖的日本沼虾最为出名。
青虾则是一种本土的沼虾,虽然数量不如日本沼虾来得巨大,但是这种虾的体型比日本沼虾要大一些,且不仅仅能耐受淡水,连海水也能耐受,在全国各个淡水区域都有分布,尤其以河北白洋淀和江苏太湖一带的青虾质量。
澳洲龙虾原产自澳大利亚,在美国、非洲、新西兰和南亚等地都有养殖,产量高,生长速度快,且耐受力很强,可以适应从导航图运输,体型巨大,全身火红色,肉质非常鲜美,是市场上产量需求的淡水龙虾。
澳洲龙虾种苗在哪里才能买到?多少钱一公斤?
地理位置与土质。地理位置 养虾场需要建设在地形变化比较稳定、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水质适宜、供电便利的地方。土质,养虾池的土壤主要以壤土、黏土为佳,不宜使用沙土。目前,淡水龙虾养殖业已成为安徽省水产养殖业中有发展前景的行业和出口创汇的优势产业,龙虾不仅肉味鲜美、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且从龙虾的外壳、虾头中还研制出甲壳质,甲壳质及其衍生物广泛应用在纺织、印染、造纸、食品、、日用化妆品、污水处理等领域;因此,龙虾在全世界市场的消费与贸易呈增长趋势。受利益趋使,超强度捕捞使自然界龙虾产量越来越少,市场上出现供不应求的趋势,价格1.冬季放养: 秋冬将克氏原螯虾的亲体直接放在池塘内,让其自行繁殖,根据池塘情况,一般每亩放养20~30只/公斤的亲虾30~50公斤,来年4月份待温度上升20℃以上时,稚虾逐步离开母体,就能主动摄食生活(虾在秋天一次交配后,受精卵在雌虾腹中孵化为稚虾,附於母体腹部游永足,进行越冬)。当发现稚虾出现时将亲虾捕起,进行虾种培育。经过3个月的养殖就能达到上市规格,如果生态条件良好、饵料适口,适宜、充足、养殖周期还可缩短。不断上扬;因此,发展龙虾人工养殖不但可以弥补自然资源产量不足,而且可以解决广大群众消费及当前市场供求矛盾。
现将池塘养殖龙虾技术介绍如下:
1.池塘建设: 成虾养殖池面积4~10亩,一般5~6亩为宜。苗种培育池以2~3亩为宜。水深1.0~1.2米,埂面宽1米左右,埂内侧用塑料膜薄覆成高为40~50公分的防逃墙,有条件的池内设土堆高地以便虾掘洞栖息。池塘沿埂内侧周围开挖养虾沟,以便夏季栖息和捕捞,沟宽1米深0.5米,利用开挖沟的土加固加高池埂,每加一层池土都要进行压实,以便防止打洞后坍塌。排水口在渠道的处,以利於池水排乾。池塘坡比一般为1:2:2.5。
2.放养前准备: 移植水草:池内沿埂内侧向底部栽种水草,如轮叶黑藻等。约占池底面积的1/3~1/2,水面放置浮萍、水葫芦、水花生、空心菜等约占水面1/3~1/2。
消毒清塘:将池中积水保持5~10cm,先在塘底挖若干个小坑,将生石灰分别放入小坑中水融化,不待冷却向池中均匀洒。生石灰用量一般每亩为60~75公斤,清塘后须用铁耙耙动塘泥,使石灰浆与淤泥充份混合。清塘5天后,每亩用熟畜禽粪肥500~600公斤,培养饲料生物,做到肥水下塘,提高龙虾早期放养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虾种、虾苗放养
3.放养虾苗养成商品虾: 每亩放养3厘米左右虾苗1~1.5万尾,保持在水深1.2米以上,另外栽植水生植物供虾栖息,生长旺期半月施一次生石灰10~15公斤进行泼洒水体,必要时定期加换新水、调节水质,或放养小规格当年孵化的虾苗,每亩放养2.5~3万尾,放养时间在8月份左右。
以上三种模式,每亩成虾产量指标在~350公斤。根据本场情况以及两种模式为主。
1.科学投餵 根据克氏原螯虾不同成长阶段的营养的需要,搞好饲料的组合与投餵。稚虾、幼虾阶段,以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及水生浮游生物杂食,此阶段要适时追肥,培肥水质,并可根据情况星期投餵豆浆、鸡蛋黄、豆渣、鱼糜等蛋白质饲料。
投餵方法根据虾的生活习性和觅食特点投餵,投餵每天两次,分别在早晨和傍晚进行,以傍晚为主,占当天餵食量的70%,采取定时定量定质投资,投餵三小时后观察食物剩余状况,以稍有剩余为好。
2.日常管理: 建立巡塘制度。每天巡塘,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控制水质。保持虾池溶氧量4mg/L以上,pH值7~8.5,透明度25~40厘米,生长旺期每10~15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1/3,每15~20天,每次每亩10~15公斤左右生石灰水泼洒。
防逃防病。汛期加强检查,严防逃虾,保持池水水位稳定。做好病害防治和敌害清除工作。每亩搭养50~100尾白鲢,以改善水质,并提高综合效益。
坚持长期捕捞、捕大留小 长期捕捞、捕大留小是增加产量的一项重要措施,只要一次放足虾种,经过2个月左右的投餵及水质管理就会有一部份克氏螯虾能达到商品规格,将达到规格的克氏螯虾捕捞上市出售,未达到规格的继续留在池内养殖,这样可以降低养殖水体的克氏螯虾的密度,促进小规格的虾体迅速生长。只要经常性进行捕大留小,才能降低成本、提高产量。一般在7月份就可以开始捕捞,捕捞工具置於塘沟道内,每天清晨取一次虾,不符合规格的仍旧放回,继续养殖。主要的捕捞工具有地笼网、虾笼、虾罾、迷魂阵等。
淡水怎样养对虾
成虾阶段则兼食动、植物性饲料,可适当投餵动物性饲料,如动物下脚料、螺蚌肉、剩饭菜和富含维生素的青绿饲料,投餵量随季节和虾体大小而定。池塘条件:对虾养殖场要建立在地势开阔、排水方便的位置。 虾苗放养:虾苗长到2厘米后,投放在养殖池中。 投喂频率:放苗后半个月每天投喂4次,之后不断增加喂食量。 水质管理:每隔4-5天换20%的水。饲养管理
对虾在淡水中的养殖方法 1、池塘条件
2、虾苗放养
对虾虾苗在投放之前,要进行淡化处理,等到虾苗长到2厘米后,投放在养殖池中,放养时间可以选在傍晚或晴天,并且放养的前一天需打开增氧机增氧,水温保持在20℃以上。
4、水质管理
对虾虾苗虽然是淡化虾苗,但依然具有海水习性,因此要在放苗前朝池中加入50ppm生盐,在放养一周期间,保持50厘米水位,之后每天增加5厘米,直到水深达到160厘米左右,并且每隔4-5天换20%的水。
淡水虾的养殖选择池塘养殖,池塘面积多大?
淡水养虾需要的条件是池塘条件、饲养条件,淡水养虾需要的技术是定期清理。要把握在1000平方米到2000平方米之间,然后池塘的2.投放幼虾养殖成商品虾: 直接从市场收购达不到成虾规格的,一般规格约在300~600只/公斤,每亩放养1.2~2.5万只。由於上述放养个体都有不同程度的体表损伤,因此在放养前,可以用3%左右的食盐溶液对虾种进行浸洗消毒,浸洗时间应根据天气、气温及虾体本身的忍受程度灵活确定。一般在5~6月份虾种消毒时间宜控制在3~5分钟为好。深度应该控制在1.5米到1.7米之间,水的温度要控制在20度。
5亩左右是比较好的,这样的话可以让这些虾有一个更好的活动,管理的时候也是非常方便的。
掌握一定的技巧有利于养殖,澳洲龙虾养殖技巧有哪些?
喂养对3、投喂频率虾时,要遵守定时定量、定点定质、少量多投、具体调整的原则,在养殖池中设置3-4个食台,放苗后半个月每天投喂4次,之后不断增加喂食量,促进对虾的生长。防水生昆虫及幼虫的危害。 所以 ,必须注意饲养前的消毒清池、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并加强饲养管理。红螯螯虾极易感染螯虾易得的疾病 ,另外还易患一种由真菌引起的虾病称作“螯虾瘟” ,只要将虾苗放养和捕捞时的水温掌握在21℃以上 ,即可避免 “螯虾瘟”病的发生。 另外 ,养殖中可定期每 10d1次交换使用: 生石灰 20mg/L;硫酸铜加硫酸亚铁0.7mg/L;呋喃唑酮1~2mg/L;大黄4~5mg/L进行全池泼洒以预防病害。
虾池建设。淡水龙虾喜水质清新,溶氧丰富的水域环境,要选择通风向阳、环境安静、水源充足、无污染源、排灌方便的地方
饵料投喂。该虾食性较杂,可以吃鲜嫩草根、腐殖质、水生浮游生物到小杂鱼、螺蛳、黄豆,也喜食对虾配合饲料。
虾池管理。虾池需有专人进行管理,平时要勤检查,勤巡塘、及时补充池底水草数量
养殖期间日常管理:在日常管理中应做到勤检查、勤巡塘,及时清除池中青苔,保持虾池水质清新,有足够溶氧,池水透明度在35厘米左右,经常检查进排水口的过滤网是否有破损,防止虾外逃及野杂鱼等敌害生物进入,当遇到雷雨闷热天、连阴天等恶劣天气时,要减少或停止投料,当天气过热过冷时,应适当加深池水,以稳定水温,同时,还要经常观测淡水龙虾的摄食和活动生长、脱壳等情况。
红爪虾有养殖的吗
3、澳洲龙虾有。红爪虾有养殖的。红爪虾是养殖虾,澳洲淡水小龙虾学名红螯螯虾,又称红爪虾,是现世界上最名贵的淡水经放足基肥:每亩施腐熟畜禽类肥500~600公斤,培养轮虫和枝角类,桡足类浮游生物。济虾种之一。红螯螯虾原产于澳大利亚,养殖场以昆士兰州分布最多,由于这个州在澳大利亚北部,气温较高,很适于该虾的生长。
如何养淡水虾
虾类为体外受精、体外发育。舔,你笑着舔,好像花儿开在唇缝里,开在唇缝里,在哪里,在哪里奸过你,你的笑容那样兽袭,我衣湿想不起 ,啊……在梦里。猛力猛力奸过你,舔咪舔咪要注意养殖龙虾的环境,温度不能太高也不要太低,还有就是要选择有营养的饲料学去喂养龙虾,这样龙虾就会长得肥满,一定要注意这几点。笑着多舔咪,是你,是你,我猛奸的就是你
多喂点肉
我想养淡水龙虾请问那种品种好!和这方面的资料谢谢!请大家多多帮忙!
需要充足的水源、足够的场地、适宜的温度。罗氏沼虾需要选择无污染的湖水、江河水作为水源,你养红螯螯虾吧。这个不错的,销售很好,辣配这个就是手抓小龙虾成本不高,销路好。养殖对虾,要将养殖场建立在地势开阔、排水方便的位置,面积大概为2-3亩,水深2米左右,在虾苗投放前留50厘米水,每亩用生石灰110公斤和茶粕32公斤清理池塘。
以下是介绍:
红螯螯虾整个躯体由体表被覆几丁质甲壳的头胸部和腹部组成,全身有20节,头胸部13节。头胸甲保护着内器官,头胸甲前有一向前延伸的额剑,两边各有3~4个棘。头胸甲背部有4条沿身体纵轴方向排列的脊。双眼有柄而突起。头胸部有5对步足,第1对为粗壮的大螯,雄性的大螯在外侧有一膜质鲜红美丽的斑块,第2、第 3对步足为螯状,第4、第5对步足为爪状。腹部有7节,虽被覆甲壳,但节间关联处有纤维膜相连,可灵活运动。腹部第2节至第5节下面都有1对附肢,称为腹足或游泳足。腹部第6节附肢向后伸展,加宽称尾足,并与尾节组成尾扇,是螯虾快速运动器官。在头胸部的前端还有3对触角,1对大触角,2对小触角。 红螯螯虾在河流、湖泊、水库、池塘都能生活,白天潜伏在水体中可隐蔽的地方,傍晚和黎明前出来觅食,喜夜晚活动,营底栖爬行生活。常在砖瓦、砾石的间隙中爬行或潜伏在池塘的天然洞穴及人工洞穴中,在较软的池底中有掘穴能力。有时亦沿池壁上爬或攀伏于水生植物的根和密叶中。
虾类的繁殖方式
淡水虾的品种在人工控制下虾类生长繁殖的过程。过去很长时期,虾类都是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生长繁殖,产量低而不稳。20 世纪40年代日本藤永元祚成功地培育出世界上批对虾幼苗,为世界对虾养殖生产奠定了基础,至70年代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育苗和养殖技术。60年代,林绍文创造了淡水大虾人工育苗和养殖的方法,很快在世界推广。70年代末,开始大规模人工育苗养殖对虾,结束了靠自然苗养殖的局面。世界虾类养殖产量中约4/5以上是在印度洋-西太平洋沿岸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生产。养殖对象除对虾外,还有春尾白虾、北方长额虾和罗氏沼虾等20余种。此外,龙虾和螯龙虾也有养殖。虾类养殖主要包括育苗和养成两个阶段。
对虾养殖用苗可直接从自然繁殖场捕捞或利用潮水纳入,也可人工繁殖培育。沼虾及其他虾类养殖用苗均须人工培育。育苗设施有土池、网箱、水泥池和聚脂水槽等多种,而以水泥池和聚脂水槽为主。人工育苗的主要技术环节包括:①亲虾的培育成熟和产卵。育苗用亲虾可直接捕自海区的怀卵母虾,或利用养殖对虾经培育成熟后使之交配产卵。罗氏沼虾和其他真虾类的交配产卵在雌虾成熟蜕皮时进行。对虾是在产卵前交配。提高水温或切除眼柄等措施能促进亲虾的性腺发育和成熟并提早产卵。②育苗用水处理和水质监测。为保证卵的孵化和幼体成活,育苗用水须经沉淀→加氯消毒水体→过滤加温度预调等处理。如水体有害重金属离子的浓度,超过正常海水含量时,还须加适量EDTA钠盐以降解毒性。水质监测包括水温、盐度、pH、氨氮含量、有害原生动物量、光照和透明度等。此外还须向水池通气、换水以保证水质。③幼体饵料供应。幼体的饵料主要是微小型浮游生物,但不同发育阶段对饵料要求有所不同,必须及时调整饵料隐蔽物设置:池底放置树枝、网片等隐蔽物。的种类和数量,以保障虾类幼体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