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农场

如皋淡水鱼养殖户名单公示 如皋金鱼养殖基地在哪

梦想农场 1

养殖场注册公司怎样办理?

3、密度大,群体数量大易于驯化,反之驯化时间长且上浮抢食的百分比低。在密度确定时可以降低水位,相对增加密度,即利于驯化,又脂提高水温,促进生长。

重庆麦积财税温馨提醒:放养鱼种放养搭配合理的比例的比例目前还没有严格的规定,大部分来自良好的养殖模式的经济效益看,产生400公斤成鱼,例如,其放养比例:鲢鱼450 35.5千克;鳙鱼40 4斤;鲤鱼尾巴60-80 ,15-20千克;鲫鱼20,1千克;鳊鱼50,2.5千克;鲤鱼100 3千克;青鱼6-8尾4千克。虽然鱼种放养与此比例的质量不高,但低鱼成本,投资风险,开发高品质的个体大的鱼,较高的增重倍数,更高的效率。这种模式也可以改变一个高品质的鱼为主,超过100的草鱼,鳊鱼150以上,白鲢的数量下降了350-400尾。此模型的特点是高投资和高效率。

首先要先注册养殖营业执照:

1、到所在地工商单位领取登记表格,办理核名初审;

2、到分局登记大厅审批核名;

3、根据规定办理前置审批 ;

4、携带有关文件、证件,到所在地工商单位注册登记。

办理养殖场需要的手续如下:

1、需要办理生产设施用地的备案手续,签订用地协议在国土单位和农业单位备案。养殖场的选址还需通过规划部门的审批;

2、从选址到最终养殖场生产运行整个流程都需要通过环评进行认定和分析预测,需要配套建设污染防治设施。环评手续需到环保单位办理;

4、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5、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

6、办理工商我可以举例说明吗?广东深圳一位养殖户1亩鱼塘出了总计7439斤鱼草鱼和鳙鱼、广西一位小伙子草养草鱼1亩赚12万元、江苏一位养殖户1亩养金草鱼出了5087斤、以上都是农业报纸过的、但是我想说正常的养殖的、我可以举数字和公式告诉你:1年鱼体重在1斤到1.2斤那么一般密度700尾:1.2斤700尾1年=840斤、2年鱼到4斤:4700=2800斤 、3年鱼7斤、7007=4900斤、不要光看产出数量里面的成本也是相当高的、你得出利润、以广东价格:3年养殖时间4900斤4.2=1.8万元出去成本纯利润7000~9000左右。回答不易请采纳且行且珍惜登记;

7、养殖户取得营业执照后,需要到畜牧局办理养殖场备案登记手续。

四大家鱼年后价格不降反增,现在养鱼还来的及吗?

水深:一般成鱼池水深2_3米。北方的越冬池以严寒最厚冰层以下1.5-2米为宜。鱼苗池、孵化池水深为1.0_1.......>>

年后的经济复苏非常的快,而养鱼肯定是来不及了,因为市场经济快速的发展价格反正也是一个时段的,过了这个时段养鱼来不及了。来不及了。现在养鱼肯定会亏损的,所以我认为想要投资应该选择其他的方式。

来得及,而且养鱼的成1、对于饲养喜欢弱酸性软水鱼的淡水鱼缸,如灯鱼、短鲷来说,海里捡的珊瑚石不能放。 2、对于饲养喜欢弱碱性硬水鱼的淡水鱼缸,如三湖、花鱂来说,海里捡的珊瑚石要放。 3、对于饲养对水质要求宽泛鱼的淡水鱼缸,如金鱼、锦鲤来说,海里捡的珊瑚石理论上能放,实际上增加划伤体表的风险,别放。本也并不是特别的高,只要学习相关的养鱼技术,然后购买一些有价值的鱼,也是能够盈利的。

我需要 高效养淡水鱼,谁有这个书籍的网盘资源?

(一)放养密度

我这里有您想要的资源,通过百度网盘免费分享给您:3、排污许可来得及,只是不应该盲目,现在它的价格高,过段时间应该就会降,不会像房价一样。证;

提取码:1234

《高效养淡水鱼》是2020年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占家智,羊茜,本书主要介绍我国淡水鱼的养殖特色及生产方式、鱼类的生活习性、养殖鱼类的选择等基础知识。

珠海市场上有淡水鱼吗

(三)驯化

有。珠海地区养殖的淡水鱼种类较多,如草鱼、鲫鱼、鲤鱼、鲮鱼、黑鱼、鲈鱼等。其中,草鱼是珠海地区养殖较多的淡水鱼类,肉质鲜美,深受市场欢迎。珠海地区养殖的淡水鱼生长快、适应力强一般不超过1000尾,不是也分鱼种,如草鱼为主,1亩放养400-600尾草鱼,鲢鱼200尾。鲤鱼50尾。可以喂草鱼颗粒料,又不至于太密,对水体的要求也不是很高,因此受到众多养殖户的青睐。池塘养鱼主要饲养技术包括混养和密养、轮捕轮放、日常管理和综合经营。

养殖淡水鱼提高效益的方法是怎样的

一亩鱼塘可以养多少鱼苗

提高养殖效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优化和改进:3.以下就池塘鱼类养殖技术的重要环节,做一要述。

1.养殖科学技术

,推广现代化的养殖模式。要在现有淡水鱼养殖经营的基础上,通过政策鼓励和,实行股份制或合作制,大力引进外资和先进的技术,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提高集约化程度和整体经济效益。推动技术推广和普及,发展更优化的淡水鱼养殖经济。比如网箱养殖的推广。由于网箱养鱼具有投资少、易捕捞、作简单、管理方便等特点,在水田较大、水位较深的池塘, 均可推广网箱养鱼以提高经济效益。

第二,加强应用技术的研究。为适应渔业经济的发展,提高养殖效益,必须要重视科技研究,拓展科研领域,加强淡水养殖、水产品加工等方面的应用技术研究。比如大力发展现代生物技术在鱼苗培育和优化的应用。同时,要积极与有关科研机构和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加快产学研协作发展,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 第三,加快科技的推广。要建立健全地方各级的科技推广网络,给予充足根据养殖鱼类对水温的要求分类:温水性鱼类养殖,一般水温为15_30℃,如鲤鱼、草鱼、鲢、鳙、鲫和团头鲂等;冷水性淡水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0_20℃,如虹鳟、细鳞鱼等;热水性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8_30℃,如罗非鱼、淡水白鲳等。的资金投入和改善基础设施,加快各级水产技术推广 2.产品结构

目前我国淡水鱼的养殖结构还是比较单一,主要产品还是局限在鲤,不能满足越来越多样化的需求,养殖效益越来越。而名特优新水产品具有营养价值高、产量高、效益高、市场前景广阔等特点,既能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要,又能为养殖户带来可观的收益。因此要调整产品结构,推广名特品种。

一是实施特种水产工程。制定和完善淡水鱼养殖规划,推动名特品种养殖业较快发展。以市场需求为中心,改善产品结构,增加鱼类的花色和品种,树立良好的品牌效应,不仅能提高经济效益,还会促进整体渔业结构的调整。

二是因地制宜调整进行合理的布局。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养殖业,实现养殖资源优化配置。在养殖中重视环境效益和效益、经济效益的高度统一。推广健康养殖、无公害养殖,生产安全优质的产品。

3.成本收益管理

首先,要改变传统的小农经济的经营方式,在共同致富的目标下,扩大渔业生产经营规模, 以规模经济和产业集群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还要进行科学管理,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对养殖的设施设备和技术,进行不间断的控制和管理,以降低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做好科学放养,科学投喂的工作,投喂要注重饲料的质量,节约开支。

其次,发展淡水养殖保险。淡水养殖保险是由保险机构为水产养殖者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对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经济保障的一种保险。保险具有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管理的功能,这三大功能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一亩池塘能养多少鱼?

一亩鱼塘可以混养多少鱼?

合理搭配放养比例鱼种放养搭配比例目前尚无严格规定,从大多数经济效 益好的养殖模式看,以亩产成鱼400公斤为例,其放养搭配比例为:白鲢450尾、35.5公斤;鳙鱼40尾,4公斤;草鱼60-80尾,15-20公 斤;鲤鱼20尾,1公斤;团头鲂50尾,2.5公斤;鲫鱼100尾,3公斤; 青鱼6-8尾,4公斤。这种放养搭配虽然优质鱼比例不高,但鱼种成本低,投 资风险小成鱼养殖中规格50-100克采用友谊鱼种料,规格100-200克采用友谊鲫鱼特号料,200克以上采用友谊鲫鱼料,如此投饲方法,即可以保持鲫鱼正常体形,又可以降低饲料系数,保证成鱼商品规格。,养成优质鱼的个体大,增重倍数较高,效益较好。也可将这一模式改 为以优质鱼为主,草鱼数量增加到100尾以上,团头鲂增加到150尾以上, 白鲢降至350-400尾。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投入较高,效益较高。

一亩鱼塘能养多少公斤鱼?

你好:

平均一亩鱼塘可以养多少斤草鱼

1亩水塘能养多少鱼

要看养什么鱼了,一般来说,每亩水塘养殖鲤鱼3000斤左右为好,搭配300斤左右其他鱼类,放养的过多易发生病害,养殖成本剧增。一般来说青草鲢鳙都是混养的!现在来看河南的四大家鱼养殖密度有达到万斤的!一般来讲1亩塘子混养养到2000~3000斤!当然地区,气候,环境,水质及养殖技术和投入不同距也很大已经来不及了,因为这个投资行业现在价格上涨情况比较,但是马上就要出现不景气的情况了。。

1四大家鱼亲鱼的放养密度 种类 每亩放养数 每亩搭养其他鱼类数 青鱼10~15尾(总重200~公斤) 可搭养鲢亲鱼8~10尾或鳙亲鱼4~5尾 草鱼15~20尾(总重125公斤左右) 可搭养鲢亲鱼5~1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携带个人申请、村镇证明、养殖备案手续到国土所申请办理养殖用地备案手续,国土所进行现场测量,出具地类、规划等证明,签订土地复耕协议书。报国土单位审查备案。 。成报给楼主,满意记得采纳哦0尾鳙亲鱼1~2尾,池内螺蛳多时,搭养青鱼2~3尾 鲢鱼15~25尾(总重60~100公斤) 可搭养鳙亲鱼2~3尾,池内水草多时可搭养草亲鱼2—3尾或后备草鱼10~15尾 鳙鱼10~15尾(总重75~125公斤) 可搭养鲢亲鱼1~2尾(或不搭养),池内水草多时搭养草亲鱼2~3尾或后备亲鱼10—15尾 1.池塘选择 鲢鱼属于套养鱼类,套养在主养鲤鱼、鲫鱼、草鱼、团头鲂的池塘中,处于服从地位,它的池塘选择与在所申请认证的上述主养鱼类完全一致。 2.水质要求 鲢鱼的水质要求与所申请认证的主养鲤鱼完全一致。 3.苗种要求 苗种放养前须经检验、检疫,选择品质纯正,健康无病,规格整齐。放养时间在5月中、下旬。 4.池塘饲养 1)鱼种培育 鱼苗放养:5月中、下旬,池水温稳定在18℃以上时,为适宜投放时间。投放鲢鱼乌仔,投放密度为每平方米3-5尾。 饲养管理:鱼苗入池后,以滤食浮游动植物为主兼食饲料碎屑。 成鱼养殖:鱼种投放规格、密度,投放越冬鱼种规格为100-200克/尾,放养密度为0.4-0.5尾/㎡。 鲢鱼是套养鱼类,以鲤鱼出塘起捕时间为准。 2)越冬管理 越冬密度:压塘成鱼和鱼种的越冬密度一般为0.3-0.6㎏/㎡。根据池塘条件可作适当调整。 越冬鱼体要求:鱼体应无病无伤,肥满健壮。 越冬方法:越冬池塘应比较干净,保水性好,冰下水深保持在1.5米左右,分规格并塘:冰封前每公顷用90%晶体1.5-3.0公斤全池泼洒池水浮游植物量应保持在25-50mg/l。保持水面透光性,应及时扫除冰面上的积雪,打冰眼观察水质及鱼的活动情况。 网箱养鱼。适应的水域范围较广,它可以在湖泊、水库、河流中设置,只要水深大于网箱高度,就可进行正常养殖,建成一个个“水中池塘”,它比陆地池塘水活氧足,排污力强,更适宜单品种或多品种密养,产量高,易管理,易捕捞。集约化网箱养鱼,是一种把大中型水体优越的环境条件和小水体密放精养方法结合起来的养鱼新技术。富营养型水域一般每100亩水面设置1亩网箱,中等营养型水域每200亩设置1亩网箱。例如网箱养鲤鱼,每立方米放养体长13~20厘米鲤鱼种60~80尾,饲养200天,一般每尾出网重量可达到0.65~0.75公斤,亩产可达1.5万~2.5万公斤,高的亩产在5万公斤以上. 2,3水产养殖中鱼饲料 sdbaian/news/view.asp?id=54 4 池塘养鱼是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养鱼方式,目前产量约占淡水养鱼的60%以上,具有投资小、收益大、见效快、生产稳定等特点。 鱼池条件: 面积:一般成鱼池面积为5_10亩,这样易于管理。亲鱼池、鱼苗池、鱼种池以3-5亩为宜。 水深:一般成鱼池水深2_3米。北方的越冬池以严寒最厚冰层以下1.5-2米为宜。鱼苗池、孵化池水深为1.0_1.5米为宜。鱼种池一般要求水深1.5-2.0米。 水质: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是养鱼的根本条件。 底质的要求:池塘底质是壤土,砂壤土,其次是黏土。 4.放养前的......>>

一亩鱼塘一年能养多少斤鲫鱼

8000-12000尾,请参考这个: (一)放养密度 1、池塘培育鲫鱼鱼种,亩放鲫鱼夏花8000-12000尾,养成规格50-60克。 2、在池塘进行鲫成鱼养殖,亩放鲫鱼种1500-1800尾,平均规格50-60克/尾,养成规格350-400克。当然可以根据池塘面积大小、管理状况和鱼种仙格大小进行增减。 (二)品种搭配 1、鲢鳙比例应占所养鲫鱼的10%左右,鲢鳙鱼放养时间会影响鲫鱼驯化时间,投入过早,尤其是鳙鱼会影响鲫鱼驯化。 2、禁止搭配鲤、草鱼等胆大、上浮抢食时间短、抢食凶猛的鱼类,它除了影响鲫鱼驯化,还会影响鲫鱼的全年摄食。 (三)驯化 1、在饲料里添加适量诱食剂,可缩短驯化时间,增加鲫鱼摄食面积和数量。 2、搭配口径、抢食速度与鲫鱼相当的鲂鱼,可以提高驯化,缩短驯化时间。 3、密度大,群体数量大易于驯化,反之驯化时间长且上浮抢食的百分比低。在密度确定时可以降低水位,相对增加密度,即利于驯化,又脂提高水温,促进生长。 4、鲢鳙鱼投放时间在主养鲫鱼上浮抢食习惯形成之后。 (四)生长速度 1、品种异。目前主养鲫鱼主要以异银鲫、澎泽鲫、工程鲫(湘云鲫)为主。实践表明:工程鲫生长最快,其次为异银鲫,为澎泽鲫,但澎泽鲫外观优于其它品种,出口仍以澎泽鲫为主。 2、全年生长速度。在不同月份鲫鱼生长速度不同。理论上应在7-8月份为生长期,但实际上并不如此。鲫鱼生长温度为25-29℃,7-8月份往往有一个高温期水温超过30℃,正值水体负荷较大,因此生长上不如9-10月上旬。 (五)饲料使用 成鱼养殖中规格50-100克采用友谊鱼种料,规格100-200克采用友谊鲫鱼特号料,200克以上采用友谊鲫鱼料,如此投饲方法,即可以保持鲫鱼正常体形,又可以降低饲料系数,保证成鱼商品规格。

流水养鱼一亩鱼塘能养多少鱼

混养和密养 在同一池塘里混养和合理密养习性不同、食性各异或同一种类而规格不同的鱼种,是池塘养鱼技术的核心。鲢、鳙生活在水体上层,草鱼、团头鲂生活在水体中、下层,青鱼、鲮鱼、鲤、鲫、非鲫等生活在水体底层。将这些不同种类的鱼混养在同一池塘中时,不但可增加池塘单位面积的放养量,而且由于各种鱼类所需的饵料不同,能充分利用池塘中的各种饵料资源,产生互利关系,又防止了水体的富营养化和改善池塘生产条件。将同一种类不同规格的鱼进行混养,可在生产食用鱼的同时生产大规格鱼种,从而减少培育鱼种的池塘,扩大了食用鱼的饲养面积。在合理的密度范围内,只要水温适宜、水质良好、混养鱼类的比例和放养鱼种的规格适当、饵料质优充足、饲养管理细致,就会提高产量。

日常管理 控制池水颜色是日常管理的主要技术措施。豆绿、茶褐等良好水色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它标明池水中的浮游植物是以隐藻、硅藻及其他藻类为优质种群,如这些藻类形成水华,表明各种营养盐类充足,代谢中间产物分解快,溶氧状况良好。为使水色良好需适时适量施肥和注入新水,排出池水。饵料主要是水草、旱草和藻类,另补充配合饵料、油饼类、谷类和糠麸或田螺、贝类等。投饵要适时、适量、定点,以便检查鱼类摄食情况。施肥的目的在于培养池中的浮游生物,以禽、畜肥和绿肥为主。高产精养池内由于鱼类放养密度大,投饵施肥量多,易导致溶氧量下降,威胁鱼类生存,必须及时注入新水或氧气,以避免鱼类泛池、浮头现象发生。

综合经营 常以池塘养鱼为主,与家畜、家禽饲养、养蚕、种菜等综合经营,以充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和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废弃物,节约能源,维持生态平衡,提高经济效益。如广东的桑基,蔗基、果基,鱼塘,就是在鱼池堤埂植桑、桑叶喂蚕、蚕沙和蚕蛹等养鱼,鱼粪肥塘,塘泥肥桑,使鱼、桑、蚕都能很好生长,形成水陆相互促进的多种经营的良性循环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池塘养鱼技术要点 1.淡水鱼类养殖的基本概念

淡水鱼类养殖是将鱼种投放到水体并加以一定的饲养管理,或对水体中的鱼类资源进行繁殖和保护,从而获得高产量鱼的生产方式。目前的淡水鱼类养殖品种有30余种,根据养殖鱼类的特点,水体条件,以及养殖措施等,淡水鱼类养殖分为如下方式:

2. 根据养殖水体条件,养鱼种类和规格、水域类型及养殖措施,淡水鱼类养殖又分为如下方式:

c. 池塘养鱼、稻田养鱼、河道养鱼、湖泊养鱼、水库养鱼、网箱养鱼、围网与围栏养鱼及工厂化养鱼等。

池塘养鱼

池塘养鱼是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养鱼方式,目前产量约占淡水养鱼的60%以上,具有投资小、收益大、见效快、生产稳定等特点。

鱼池条件:

面积:一般成鱼池面积为5_10亩,这样易于管理。亲鱼池、鱼苗池、鱼种池以3-5亩为宜。

池塘一亩最多养多少鲫鱼

8000-12000尾,请参考这个:

1、池塘培育鲫鱼鱼种,亩放鲫鱼夏花8000-12000尾,养成规格50-60克。

2、在池塘进行鲫成鱼养殖,亩放鲫鱼种1500-1800尾,平均规格50-60克/尾,养成规格350-400克。当然可以根据池塘面积大小、管理状况和鱼种仙格大小进行增减。

(二)品种搭配

1、鲢鳙比例应占所养鲫鱼的10%左右,鲢鳙鱼放养时间会影响鲫鱼驯化时间,投入过早,尤其是鳙鱼会影响鲫鱼驯化。

1、在饲料里添加适量诱食剂,可缩短驯化时间,增加鲫鱼摄食面积和数量。

4、鲢鳙鱼投放时间在主养鲫鱼上浮抢食习惯形成之后。

2、全年生长速度。在不同月份鲫鱼生长速度不同。理论上应在7-8月份为生长期,但实际上并不如此。鲫鱼生长温度为25-29℃,7-8月份往往有一个高温期水温超过30℃,正值水体负荷较大,因此生长上不如9-10月上旬。

(五)饲料使用

最近的淡水鱼池塘养殖的常见病害预防技术,可以分享一下你的见解吗?

2、禁止搭配鲤、草鱼等胆大、上浮抢食时间短、抢食凶猛的鱼类,它除了影响鲫要定期清理池塘,然后也要适当的增加水中的氧气,要注意水质的问题,要选择好一点的饲料,这样不容易出现疾病我。鱼驯化,还会影响鲫鱼的全年摄食。

1注意养殖场环境:在淡水鱼的养殖过程中,应该注意养殖场的环境。还应注意周边环境,养殖池塘应尽量远离大型工业地区,避免其对池塘的水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加大淡水鱼的患病概率。

2制定科学的养殖:根据地区条件以及外界因素来选择鱼苗的种类,不利于淡水鱼的成长,还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能够有效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收益。科学的养鱼,应在养殖过程中尽量做到多种鱼类共同养殖,除了养殖户进行投食以外,它们还能“自行投食”。

一定要要选择好一点的鱼种,也要选择没有受伤的鱼种,要选择好一点的水源,并且要选择高质量的饲料(四)生长速度。

淡水鱼养殖如何肥水

在捕出符合上市规格的鱼后,补放一部分鱼种,可以提前三个多月回笼20%~30%资金,可将这笔钱用于还贷和购饲料。掌握了生产主动权,调整了鱼塘载鱼量,克服了鱼塘水体内前期密度小、中后期密度越来越大而容易泛塘的弊病。使载鱼量始终保持合理水平,也使鱼类获得生长效果,相比之下,可提高产量5%~10%。当草鱼长到1.5千克以上、花白鲢0.5千克以上、鳊鱼克以上、鲫鱼150克以上时捕出上市,不仅可以先得益,而且促使了塘中其它鱼的生长。加上补放了一部分鱼种,又解决了第二年大规格鱼种的来源,真是一举多得。推行轮捕轮放主要把握以下几点:一要改变放养模式,由传统的主养吃食鱼改为吃食鱼与肥水鱼并重。如当地消费者爱吃肥水鱼的,也可采用以肥水鱼锨鱼养教重缓如何钱。据此,要遏制养殖效益滑坡,笔者提出几点看法。一、调整产品结构以场为单位选择条件好的鱼塘,划出一部分开发名特适销产品,可以实现扭亏为盈,各地成功经验中值得借鉴的如:1.南美白对虾亩产可在300千克以上,产值可在6000元以上。上海市青浦区赵巷镇沈泾塘村蒋定国新建的90亩塘,去年平均亩产440千克,的达600千克,平均售价11元/500克,成为上海市养虾业的姣姣者,引来了吴江、宜兴、崇明等地养殖户前去取经购苗种。养殖南美白对虾,重点是把握苗种选购关,要深入购苗现场,买到经淡化时间前后达1个月,后期出池盐度降至1%o的苗才可放心;而在放苗入池前必须清塘,不能象养鱼一样马虎对待清塘;在饲养阶段,还必须选购优质专用虾饲料,不能贪便宜用一般饲料而影响生长;一旦发现病害,要及时防治,唯有这样才能实现目标。2.河豚河豚有海水和淡水二种。根据条件,有海水注入的,可开发红鳍东方鱼屯;无海水入池的,可开发暗纹东方囟屯养殖。江苏启东、如东已有成功经验,并有苗种供应,效益甚好。例如如东县兵房镇一养殖户去年试养红鳍东方囟屯,就获得人工繁殖苗种30万尾,至年终已长至75~100克/尾;暗纹东方囟屯由2厘米当年长成商品规格克以上,由二年提前为一年长成而出售,成为全省典型。而开发河豚养殖中,技术要求比白对虾高,养殖户需在有关科技人员指导下进行才妥。上述两个品种,当前市场行情较好,销售较畅。当然,各地可因塘制宜,开发其它品种的虾类、贝类、鱼类等。为主的放养模式。这样可以少耗精料,降低成本。同时提倡多放鲫鱼、少放或不放鲤鱼,以鲫代鲤,也可减少饲料消耗。鱼塘堤坝也不会因鲤鱼啃食而易破坏(不少地方塘坝塌裂与鲤鱼有关)。二要种足种好青饲料,使鱼的综合饲料系数由目前的2.5以上降至2以下,则可明显提高效益。据测算,如以每千克鱼减少0.5千克饲料计算,亩产5d. 精养、半精养、粗养等。o0千克的,即可亩降精f~千克,可降本300多元/亩。有条件的还可禽畜配套,也是节省饲料的对策之一。三要有数量足、规格大的鱼种作后盾。尤其要有花白鲢、草鳊鱼鱼种。并创造条件具备大中个档次的鱼种(以场为单位可以划出专塘培育),这样才能从6月份起实行有地捕捞和补放鱼种,而不致因鱼种短缺而陷于生产被动。四要进行技术培训,保证作熟练,鱼类不受伤。在鱼出塘后,及时发往市场。五要做好防治鱼病工作。重点管好水质,使溶氧、酸碱度、、氨氮、亚盐指标控制在适宜范围以内,一旦发病,及时投,减少损失。此外,对鱼塘条件(水位不能保持1.5米、塘坝塌裂、种青料无土地、进排水不配套的)、亩产量较低的塘,可以考虑养殖河蟹及螯虾。只要清塘、建好防逃设施,也会比传统养鱼效益好

保持水体足够的肥度是养鱼的重要条件。一般春夏(4~6月)a. 静水养鱼和流水养2、搭配口径、抢食速度与鲫鱼相当的鲂鱼,可以提高驯化,缩短驯化时间。鱼可使用活而爽肥水,方法是每亩1千克与磷酸二氢钾1~1.5千克/亩混匀后使用,2天即可培育出“肥、活、嫩、爽”的水体。夏天的池水增肥,使用肥水素,每亩用半包至1包就会有很好的肥水作用;同时还兼有降氨氮、提高溶解氧含量的作用。

珊瑚石能放淡水鱼吗?

1、品种异。目前主养鲫鱼主要以异银鲫、澎泽鲫、工程鲫(湘云鲫)为主。实践表明:工程鲫生长最快,其次为异银鲫,为澎泽鲫,但澎泽鲫外观优于其它品种,出口仍以澎泽鲫为主。

海里捡的珊瑚石能不能放进淡水鱼缸里,要看淡水鱼缸里养的是什么。 珊瑚石在淡水鱼缸里会对水质产生两种变化,一是增加了水质的硬度,二是提高了水的酸碱度。 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拓展资料:b. 单养、混养和套养

一、海珊瑚石能放在淡水鱼缸里吗

珊瑚石,珊瑚是一种生活在海洋里体态玲珑,色彩高雅的腔肠动物,名曰珊瑚虫。珊瑚虫它能分泌出红、白等色的石灰质骨骼,并群集相互粘在一起呈树枝状,即人们所说的珊瑚石。通常人们以为珊瑚是一种海底植物,这是误解。珊瑚硬度为3、5,较软,但相当坚韧,可以轻松地用小刀或锉刀或在车床上旋转加工。未加工的珊瑚原料是暗淡光泽的,抛光后几乎是玻璃光泽的。

珊瑚石放在鱼缸里有美观 、提升水的PH值、增加硬度、当滤材效果的作用。

二、淡水鱼养殖集中情况及规模分析

目前我市有售的淡水鱼分地产和外进两种,而地产淡水鱼现在未至集中上市期,外进淡水鱼则以周边省市辽宁产的为主,此前连续四五年低迷的鱼价导致外地不少养殖户转行,加上去年气候原因导致部分淡水鱼产量下降,多种因素叠加使年后淡水鱼的供应量偏紧,进而推高了鱼价。预计淡水鱼养殖行情仍存在继续上涨空间。

从淡水鱼养殖地域分布来看,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在业、存续的淡水鱼养殖企业主要分布在湖北、重庆、广东等省份。其中湖北拥有最多的淡水鱼养殖企业,共1.53万家。重庆排名第二,共1.30万家企业。广东排名第三,有1.01万家企业。从排名前十的地区分布来看,轮捕轮放 即一次放足鱼种,饲养一个时期后,分批捕出其中部分达到商品规格的成鱼,再适当补充鱼种。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池塘单位水体始终保持适宜的密度,从而提高单位面积的鱼产量。淡水鱼养殖相关的企业有许多集中在内陆地区,如湖北、重庆、四川、湖南、江西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