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鲈鱼咋养?
加州鲈生长速度不一,大小悬殊,易弱肉强食,特别是鱼苗培育期间,互相残食现象比较。当鱼苗鳞片生长较完整时,及时拉网捕起分筛,按大、中、级分池培育,以提高鱼苗成活率和生长速度。拉网过筛前,先停料1天,分筛完成后及时消毒,防治鱼病发生。淡水鲈鱼的养殖可以参考以下几:
一、池塘建造
2、每口池塘5~8亩,呈长方形,南北走向较好。
3、要求池底平坦,0-25砂泥底质,池岸牢固,池深2米。
5、临放养时要做好池塘清淤消毒,可在放苗前一周每亩用50公斤生石灰或5~10公斤漂干池泼洒消毒。
1、从海区捕捞的鲈苗(体长1.5~2厘米),要经过淡化至盐度4‰~7‰后方可投入暂养池(盐度1‰)。
2、暂养池放养密度控制在每亩1~2万尾,要经常对池塘冲水增氧。
3、下池第2 天开始投喂浮游动物、红虫等鲜活饵料,慢慢将鱼浆、浮性颗粒配合饵料与鲜活饵料混合投喂,逐渐驯化至投喂搅碎鱼糜、浮性颗粒饲料。
4、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15%,分3次投喂。
6、在开始投饵前3天,每50公斤鱼内服痢特灵0.5克、土霉素3 克、 维生素C1克,每天拌饲投喂一次,连服3天。
7、经过20多天饲养,鱼长至4~6厘米时可进入大池分疏饲养。
三、饲养管理
1、将鲈苗过筛后按大小分池饲养。
3、每天投饲两次,主要饲料为搅碎的鱼糜和浮性颗粒饲料,饲料中要添加维生素B、C,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6%。
5、同时定期用 0.4ppm 强氯精或20ppm对池塘全池泼洒消毒。
6、每天做好巡塘管理,在夜间或天气闷热气压低时开机增氧,发现池水变坏要及时排换水,保持池水清新。
四、疾病防治
1、鲈鱼抗病力较强,自然条件下不易患病。但人工高密度养殖因其生存环境及空间发生很大变化,稍有不慎极易造成疾病。
2、必须加强病害预防,定期对养殖池塘、食台进行物消毒,发现疾病及早治疗。
喂肉
加州鲈冬季养殖中如何增强免疫力以提高越冬成活率?
《江雪》作者:6、日常管理柳宗元
注意预防寄生虫,针对水环境,在暴雨或过塘后建议及时使用温和类(1)在饲养初期的时候,主要投喂鲜活饵料(比如家鱼苗、鱼浆、水蚯蚓、红虫),日投喂量为鲈鱼体重的8-10%,分成上午、下午、晚上三次投喂。消毒剂进行水体消毒,
做好预防增强鱼体体质,做好解毒处理,减少疾病发生。建议拌料使用华昌优兰宝-丝兰提取物,其特有的成分丝兰皂苷可以迅速缓解应激带来的负面影响,限度的减少应激带来的危害。同时华昌优兰宝还具有免疫活性的,能够促进抗体的生成,在体外能免疫细胞增殖,并且可以改善肠道吸收,提高肠道防御能力,。
加州鲈鱼饲料配方,养殖技术和密度
3、水质问题需要注意鲈鱼食量大,投饵要做到定时、定点、定量,适当控制投饵量,有利于降低成本,减少肠胃病的发生和水质的污染。一日2餐。加州鲈鱼的饲料配方的核心点有三个营养物质:42%的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5%-7%的脂肪及脂肪酸;不高于3.5%的纤维素。鲈鱼的养殖需注意:鱼苗的放养及培育、饲料投喂、水质问题、常见疾病的治疗及预防、越冬注意事项等。加州鲈鱼一般采用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方式。
一、加州鲈鱼饲料配方
1、蛋白质:加州鲈鱼是一种典型的肉食性特种淡水鱼,对蛋白质的要求比较高。试验表明饲料含蛋白系数42%显著高于45%,选择42%的饲料既能保证营养所需,又可以减少因蛋白质浪费导致的水质污染。
2、脂肪及脂肪酸:脂肪是一种能源物质,饲料中脂肪含量在5%-7%的脂肪含量能起到节约蛋白质的效果,也不会显著影响体重的增加。
3、纤维素:饲料中不高于3.5%的含量,虽然纤维素不是加州鲈鱼必须的营养物质,但可以提高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包括促进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但高于3.5%的含量会阻碍蛋白质的吸收,反而会减缓鲈鱼生长。
二、养殖技术和密度
加州鲈鱼一般是高密度化集约养殖,该鱼具有生长快,病害少,耐低温,我国各种水域以单养或混养的养殖方式,一般可在池塘饲养,养殖需注意以下问题:
1、鱼苗的放养及培育
鱼苗一般来自海捕,为提高可暂养,在水池中架网箱,前10天投喂卤虫幼体或浮游生物,放养密度为1500尾/亩,1800尾/亩,2000尾/亩,建议在苗种下种前使用豆浆培育水色。
2、饲料投喂
鲈鱼为肉食性鱼类,食量大,虐食性强,喜小鱼虾。该鱼的饲养对蛋白质要求高,要根据鱼的大小选饲料规格,投喂的次数一般是分三次,即早、中、晚。
由于养殖密度大,平时养殖户主要遇到的水质问题有出现亚、氨氮、溶氧偏高的问题。针对亚盐可使用+降亚盐产品,如果出现氨氮中毒首先需要大量换水,开启增氧机,一两小时后降氨氮。溶氧问题应尽量保持水体水质有一定的透明度,适当泼洒水质净化器和低改片。关于水温建议在20-25℃,水体的深度应在1m以上,养殖场应经常检查水质,勤于换水,保持水质清洁,换水时不要把水池水放干,留有原水的1/3作为底水。
4、疾病预防
常见疾病有诺卡氏菌病、细菌性肠炎、细菌性烂鳃、腐皮病,需积极预防。
网箱养殖鲈鱼的技术与方法,网箱加州鲈鱼养殖技术
4、池底要埋设进、排水管道。同时配备1~2台1.5千瓦的增氧机,养殖场要有发电备用机组。1、养殖条件
要求透风,低潮时保持水深5m以上,水流畅通,每秒0.3m为宜,底质无障碍物,水质清新无污染,盐度变幅小。
2、网箱结构
养鲈网箱管架固定式和网体四角沉砂袋式。固定式是以金属管材做成略大于网箱的框架,把网箱扎其内定型。沉砂袋式是在网箱本体四角各吊一个4千克的砂袋,以固定网型。
南方多以木板连制成合格的鱼排,用浮球浮于水面,以锚索定位,网箱挂在鱼排格中。北方以单网单浮体框架为多,各浮体网箱连接在海区定位浮绳上。网口大小通常采用3×3m和4×4m,网深随时海区的水深而定,一般4一6m,网目随鱼体大小而定,选用网目原则以破-目而不逃鱼为准,网目应小于鱼体高的l/2。
视池塘水质情况,定期用水泵进行水质调换。及时做好池中污物和残饵的清除,以及饵料台的消毒工作。早、中、晚定时巡塘,观察鱼苗摄食与生长状况,发现水质不好,及时增氧或注入新鲜水,保持池水充足的溶氧量3、鱼种放养
4、投饵
饵料以低值杂鱼为主,也可投喂颗料饵料。每次投喂应先少后多,待引鱼上浮抢食后再加大投饵量,日投饵量以吃饱不浪费为准,当鱼不抢食时应停止投喂。日投饵次数4一5次,早春晚秋水温低时日投2一3次。
5、日常管理
经常洗刷网元,清除附着物,一般l0一l5天一次,必要时更换新网箱,勤查网箱、严防逃走漏。注意鱼情、水情及病害发生。
家里怎么才可以养活淡水鲈鱼一个月
41、先苗种要健壮、无伤病,且规格大小等要一致,时间选择在每年的5-6月份为宜,通常体长6厘米以上的每亩放养1200-1500尾,体长10厘米以上的每亩放养800-1000尾。、饵料投喂如果想把淡水鲈鱼好好的养一个月呢,首先呢是需要一个足够的空间。毕竟呢越大的鱼。需要更多的氧气,也就需要更多的水来养。用自来水呢那一定是先要接好,因为自来水里面添加了很多,像那漂里边儿会有余氯会影响哦,这个鱼的一个寿命很简单,接完水之后空两个小时。再把鱼进行换水就可以了,那么为了让他更好的一个生长呢,在适当的时间没两三天呢,适当的喂一些鱼食。保证鲈鱼的一个营养补充。所以说在这种情况下,就像我们正常养育一样,不要说一个月养一年都没问题。
鲈鱼的养殖越来越多,鲈鱼的养殖周期是多长时间?
天气突变雨水多,防应激,减少外界环境对鱼苗的。拉网运输避免鱼体体表脱黏、损伤等给细菌感染提供机会。养殖周期在10天左右,他的体型比较小,而且一般养殖期间是在春季和秋季,在秋季的时候比较盛产。
鲈鱼的繁殖周期约为6个月 ,鲈鱼在繁殖过程中他会大鱼吃小鱼,需要分级饲养,养殖初期,一般每隔7到10天就会进行筛选。
鲈鱼的养殖周期是放苗前期做好池塘的消毒处理,做好水质监测,相对稳定的水环境可有效减少该病害的发生。6周,为了避免大鱼吃小鱼的情况,应该分级饲养,减少损失。
鲈鱼的养殖周期是在一个月左右,一个月之后鲈鱼就会生小宝宝,然后就可以再次长大。
鲈鱼的养殖周期是半年,鲈鱼是一种淡水鱼,非常的有营养价值,鲈鱼的生长周期是比较短暂的。
加州鲈鱼二龄鱼的饲养管理要点
4、大口黑鲈(加州鲈鱼)原产地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密西西比河水系,目前已经推广至全国各地进行养殖,是国内一种重要的淡水鱼养殖品种。鱼种放养与饲2、放养养管理
5—6月份,每亩放养体长5—10厘米的加州鲈鱼鱼种2万—3万尾,并套养少许鲢、鳙、草、鲫二龄鱼种。鱼种入池前用浓度1%的食盐水浸洗2—3分钟后入池。
水质清爽,深氧量高(4毫克/升以上),水温20—22℃,池水透明度维持在30—40厘米,每10—15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约占池水的1/3,养殖前期池水水深1米左右,夏季加至1。8—2。5米。
鱼苗入池后,前15天投喂鱼糜,以后投喂鱼块,随着鱼苗的生长,鱼肉块也应随之增大。驯食后可投喂软颗粒饲料,现做现投。日投饵量依据鱼摄食情况、气象、水质而定,通常节制在池鱼体重的8%—10%。加州鲈鱼有集群抢食习惯,应定点投喂,放种后1—2天沿池塘四周抛喂,第3天开端,将投饵领域逐步集中,10天后形成一个投饵区。
对鱼病要以防为主,防治联结。养殖期间每月可用0。2毫克/升浓度的二溴海因溶液全池倾泻。加州鲈鱼常见病有水霉病、白头病、肠炎病。防治水霉病可用1%—2%浓度的食盐液浸洗鱼体2—3分钟,或用0。04%浓度的食盐液和0。04%浓度的小苏打液全池倾泻,延续3天。防治白头病可用1毫克/升浓度的漂液全池倾泻,延续3天。防治肠炎病可在软颗粒饲料中添加1%—2%浓度的盐酸环丙沙星拌喂鱼,延续3—5天。
加州鲈鱼的生长繁殖
加州鲈鱼1以上才成熟。产卵在2~7月间,4月为产卵盛期。繁殖的适宜水温为18~26℃,以203、饲喂~24℃为好。初重1公斤的雌鱼怀卵4~10万粒,为多次产卵型,每次产卵2000~10000粒。平时雌雄鱼难以辨别, 到了季节,雌鱼体色较暗,鳃盖部光滑,胸鳍呈圆形,腹部膨大,体型较粗短,孔红肿突出;雄鱼则体长,体色稍艳,鳃盖部略粗糙,胸鳍较狭长,孔凹入。在一定生态条件下,加州鲈可在池塘中自然繁殖,如水质清新,池底长有水草等。产卵前,雄鱼在池边周围较浅水处用水草或根茎筑巢,巢穴深3~5厘米,巢直径30~50厘米,距水面30~40厘米处,雄鱼筑好巢后便在巢中静侯雌鱼到来。雌雄鱼相会后,雄鱼不断用头部顶托雌鱼腹部,使雌鱼,身体急剧颤动排卵,雄鱼便即刻,完成受精过程。雌鱼产卵后即离开巢穴觅食,雄鱼则留在巢穴边守护受精卵,不让其他鱼类靠近。受精卵略带粘性,粘附在鱼巢的水草上和沙砾上,待鱼苗出膜可以平游以后,雄鱼才离开巢穴觅食,孵化时间一般为5~7天。 刚孵出的鱼苗体近白色半透明,全长7~8毫米,集群游动。出膜后第三天卵黄吸收完后即开始摄食小球藻、轮虫,以后摄食小型枝角3、驯食的时候,将碎鱼块和水进行均匀混合,然后均匀的泼洒在水中,持续进行泼洒,让水产生波动感,再把饵料投入水中,此时的鱼会来抢食,经过5-7天后便可驯化。类、桡足类等浮游生物。在天然水域,孵出1个月内的鱼苗仍集群受到雄亲鱼的保护。
鲈鱼养殖条件和成本是什么?
鲈鱼养殖1斤的成本在7-8元,但养殖条件、技术、地区、鱼苗的规格和质量、池塘的租金和人力等都会造成养殖成本的不同。另外,加州鲈鱼的养殖周期在3个月左右,当成鱼达到0.5-1公斤才能上市进行售卖。
水质一定要清新、流动性强,是自然水域修建的池塘,当然水质营养丰富的也可以,能见度在二三十厘米左右,池水颜色以浅绿色为宜。淡水鲈鱼养殖可以浅水区为生存环境,也可以深水区为生存环境,首先要在池塘底部喷施生石灰,杀菌消毒等,池塘底部可以砂石土质为主。岸边可以种植一些水草。
鲈鱼养殖注意事项
鱼病产生的重要原因是高密度养殖带来了塘底大量的残饵和物,有害物分解浓度高,5、暂养期间每二、苗种培育周用0.pm强氯精或15ppm泼洒消毒一次,适当施放生物制剂让有益菌群除去水中的氨氮和亚盐,保持良好水质。